慈善院系列報導1 串連十方善緣 心繫眾生菩薩行 杜憲昌 |2014.06.26 語音朗讀 23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與三好籃球隊學童開心拋球。圖/慈善院提供 依來法師在開學前,關懷弱勢兒童。圖/慈善院提供 慈善院義工是尋聲救苦的人間菩薩。圖/慈善院提供 《人間福報》發行人心定和尚帶領收容人,學習動中禪。圖/慈善院提供 雲水醫院前進四川,為震災中的傷者義診。圖/慈善院提供 大慈育幼院每年春節推出的遊行樂隊,是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會不可或缺的一景。圖/慈善院提供 孩子們透過營隊活動體會「合作」的真義。圖/慈善院提供 友愛服務隊關懷「家園護理之家」。圖/慈善院提供 文/記者杜憲昌 院長專訪 《大智度論》有云:「大慈予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可知「慈悲」是佛教的核心觀念之一,「慈善」更是佛門不可或缺的事業。 佛光山四大宗旨為「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不僅強調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對社會慈善工作更積極參與。尤其開山星雲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主張要「先入世後出世,先度生後度死,先生活後生死,先縮小後擴大」,以大眾、佛教事業為優先,視社會為修行道場,具體展現大我的精神。 源頭 從宜蘭說起 論及佛光山的慈善工作,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表示,星雲大師在一九五○年駐錫宜蘭時,就開始到監獄進行輔導教化;一九六三年興建高雄壽山寺後,隨即成立監獄教化組,展開監所教化的工作;一九六四年創設「慈善堂」,益發積極投入慈善救濟、醫療義診、育幼養老等社會福利工作。可見佛光山的慈善事業,其實是遠早於佛光山於一九六七開山年的歷史。 現今佛光山的慈善弘法事業,主要由慈善院統籌,包含慈悲基金會、佛光聯合診所、雲水醫院、大慈育幼院、大慈育成中心、蘭陽仁愛之家、護智中心等單位,範圍擴及育幼、安養、醫療照護、急難救助,甚至往生者的骨灰安厝,舉凡人的生老病死,都照顧得到。 助人 無預設立場 依來法師說:「如何做到慈悲?要能謙卑、柔軟、不驕慢,還有一顆同理心。」簡而言之,即是星雲大師強調的「尊重」,給予受者「真正所需」。如莫拉克風災時,佛光山在福慧家園設立了安置中心,因為考量到災民的信仰與生活習慣,除了邀請神父和牧師前來安置中心,帶領災民作禮拜和祈禱,還設置吸菸區,提高他們在生活上的舒適度。 依來法師說,這是「同理心」,也是尊重災民,必須「以慈悲為本,以方便為門」,在行善時,先要想到如何給予對方協助,助人無須拘泥宗教立場。 談到對慈善院未來的期許與規畫,依來法師說,隨著社會轉變,人們遭遇的生活、生存、生命問題將有所不同,例如老人失智,就是當下人口老化社會急需面對的問題,因此二○一○年成立「護智中心」,積極投入失智症的宣導、篩檢研究等相關工作。 大師對慈善的理念是,佛教最大的功能,乃在於透過文化教育來轉播佛法,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甚至透過佛法、義理來開啟智慧,使眾生了解生命真諦,從而解脫煩惱,獲心靈的昇華,這才是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本懷。 急難救助 不只爭取黃金時間 更關注重建 面對諸多天災人禍,佛光山盡力在第一時間提供各項人力、物資以及醫療等馳援。依來法師表示,災難並不揀擇種族、國界,對佛光山而言,「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這是行善的基本。如何提供最及時、有效率的救助行動,有賴佛光山遍布全球五大洲的道場,還有散布在海內外的佛光人,大家響應大師的慈悲願心、集體創作,將許多善因好緣串連起來,送給苦難的人們。 如菲律賓海燕風災發生之際,佛光山除了在各地發動募捐,立即透過菲律賓的道場馬尼拉萬年寺、宿霧慈恩寺等,以各種管道將一波波物資送往災區,法師、醫護人員一同前往現場,提供災民醫療、生活和心理照護;同時,為把握救難的黃金時間,也立即就近從馬來西亞東禪寺派出佛光救援隊,前進重災區。 另外,積配合台菲外交部和軍方單位,提供金援與物資協助。對佛光人來說,行善如同呼吸,是每天不可或缺的工作,慈善院必須結合所有力量,滿足災民最迫切的需求以及後續協助。目前海燕風災重建區的教育和醫療尚未完全恢復,慈善院將協助孩子繼續升學;並幫忙重新建立當地的醫療體系。 監獄教化 ●地址: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路153號 ●電話: 07-6561921轉1353 ●傳真: 07-6564517 ●概述: 有制度地培訓監獄佈教師,替全台三十五個監所及海外教化機構服務。 仁愛之家 ●地址: 宜蘭縣礁溪鄉龍潭村龍泉路31號 ●電話: 03-9283880 ●傳真: 03-9285670 ●概述: 除了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安養中心,另有日托中心、社區關懷、行動文康、樂齡學習中心等服務。 護智中心 ●地址: 高雄市前金區七賢二路426號8樓之2 ●電話: 07-2911237 ●傳真: 07-2618057 ●概述: 為失智症的宣導、篩檢、研究等相關工作挹注力量,透過保健諮詢及衛教,建立正確保健知識。 大慈育幼院 ●地址: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路153號 ●電話: 07-6566305 ●傳真: 07-6563848 ●概述: 創院迄今先後收養孤苦無依兒童七百人以上,現有院童五十四名,在充滿關愛、富有安全感的環境中,成長為身心健 全的青年。 大慈育成中心 ●地址: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路153號 ●電話: 07-6561921轉1354 ●傳真: 07-6564517 ●概述: 規畫適合自兒童至青年的心靈成長、義工培訓課程,以藝文和生命教育為主軸,透過營隊認知「生命」的可貴。 慈悲基金會北區辦事處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13樓 ●電話: 02-27620112轉2331 ●傳真: 02-27620229 ●概述: 提供急難救助、義工培訓、關懷長者及青少年的相關機構、護智活動、專案服務。 慈悲基金會中區辦事處 ●地址: 台中市南屯區惠中路65號 ●電話: 04-22520375轉2335 ●傳真: 04-22519950 ●概述: 服務範圍包括嘉義以北至苗栗。提供急難救助、義工培訓、關懷長者及青少年的機構、護智活動、二手輔具 等服務。 慈悲基金會南區辦事處 ●地址: 高雄市前金區七賢二路426號8樓之2 ●電話: 07-2911237 ●傳真: 07-2618057 ●概述: 統籌辦理兒童青少年福利、老人福利、雲水義診、急難救助、重大災難救援、監獄輔導教化、二手醫療輔具、失智症防治等社會福利工作。 佛光聯合診所 ●地址: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村興田路154號 ●電話: 07-6561921轉6504~6506 ●傳真: 07-6563836 ●概述: 協助低收入戶與貧困患者,接受完善醫療服務。診所設有小兒科、婦科、耳鼻喉科、眼科等項目。 雲水醫院 ●地址: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村興田路154號 ●電話: 07-6561921轉6504~6506 ●傳真: 07-6563836 ●概述: 平日據點為佛光聯合診所,出任務時以義診車為醫院,巡迴至偏鄉,提供醫療資源匱乏地區最佳服務。 前一篇文章 老化海嘯 長照雙法過關 十萬火急 下一篇文章 2014 佛光盃國際大學籃球邀請賽 女子組4強 出線2個半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25週年淨耀大和尚 人間佛教行者2024 拾貳月 豐富衣食 皆令滿足【藥師佛月曆】2024年拾月 至誠懺悔 解脫憂苦 【藥師佛月曆】2024年玖月 轉邪歸正 速證菩提【藥師佛月曆】2024年捌月 藥師佛及十二神將像 作者其他文章工程師返家 把玻璃回收變文創堅持到底 拳擊小子成體育博士宗教基本法 宗教團體法的推手防狼師 最重終身解聘韶光花影藝術季 佛光大學 邀請明華園演出佛大素食系 海外實習獲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