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顯影 雪山精靈 滇金絲猴

文/高惠萍 |2014.06.22
3205觀看次
字級
滇金絲猴擁有豔麗的毛色和優雅的姿態,配上正字標記的大紅唇,面白唇紅,容貌嬌美,是海拔四○○○公尺高山上最美麗的動物,被世人稱為是「最美的靈長類動物」。圖/王傳
滇金絲猴不論面貌或神情,都近似人類。圖/王傳
滇金絲猴擁有豔麗的毛色和優雅的姿態,配上正字標記的大紅唇,面白唇紅,容貌嬌美,是海拔四○○○公尺高山上最美麗的動物,被世人稱為是「最美的靈長類動物」。圖/王傳

文/高惠萍

滇金絲猴擁有豔麗的毛色和優雅的姿態,配上正字標記的大紅唇,面白唇紅,容貌嬌美,是海拔四○○○公尺高山上最美麗的動物,被世人稱為是「最美的靈長類動物」,也是地球上與人類相貌最相近的猴類,常露出和人類一樣的神情。

厚嘴唇仰天鼻具美顏

滇金絲猴外觀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臉上兩片「紅色、性感」的厚唇,但其實這並不是真正的嘴唇,而是另有作用。據科學家研究指出,在眾多動物中,只有哺乳動物才有嘴唇,但其存在的目的不是用來親嘴,而是用來吮吸乳汁。

滇金絲猴的另一個特色,是鼻梁骨幾乎消失的上翹鼻子,臉上僅見兩個黑色鼻孔,所以牠們也叫黑白仰鼻猴。遇到下雨天,牠們習慣低著頭,或是提起長尾巴遮住鼻孔,避免雨水流入鼻子。

滇金絲猴雖然長相奇特卻姿態優雅,臉上像是化了妝般,粉白有致,身上毛色以黑灰色和白色為主,毛長柔軟而潔亮,杏眼水汪汪,所以贏得「最美的靈長類動物」的稱譽。

深居高山與貓熊為鄰

深居在三三○○至四一○○公尺寒冷滇藏高山杉樹林間的滇金絲猴,亦有人稱牠們叫「雪猴」,是世界上現存最大型的猴子,身長七十公分,重約三十公斤,是典型的森林樹棲動物。滇金絲猴喜以針葉樹的嫩葉、嫩芽、花苞、果實或松蘿為食物來源,食物不足時,偶爾也會捉野鳥、掏鳥蛋、逮昆蟲開開葷,不論如何,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冬季,滇金絲猴最多也僅會垂直遷徙至三○○○公尺的地方活動。

滇金絲

猴和中國另一保育動物貓熊相似,都喜歡吃箭竹筍和嫩竹葉,雖然這兩種一級保育動物的棲地相近,但滇金絲猴除了喝水或行經無林地帶會下來地面行走外,幾乎全天都待在樹上,僅每年五至七月會因採食竹筍而下到平地活動。

尊老不棄且慈愛護幼

滇金絲猴不僅面貌神情與人相近,家庭的生活方式亦相去不遠,家族成員互相關照,覓食、玩耍、休息都在一起,母滇金絲猴對小猴更充滿慈愛,照顧疼愛有加。而猴群對已無法覓食的老弱猴子,關愛照顧不離不棄,每當猴群轉移時,常常可以看到許多金絲猴連背帶抬地扶著老猴搬到新的棲息地,所以尊老愛幼的美德常被人類讚揚。

天性溫順乖巧的滇金絲猴,因為毛色柔軟美麗,從一百多年前被偶然發現後,就成了人類獵取的對象,加上人為因素干擾,讓牠們出現絕種危機,因而很早就被國際保育組織列為瀕危動物。

棲地減少致繁衍不易

更由於人為

開發,近年適合滇金絲猴生活的棲地逐年減少,並一直在縮小和破碎化,且遭牧場、村莊、公路的阻隔,猴群間少了有效的交流,導致近親繁殖和物種退化的情況十分嚴重。

目前中國在滇金絲猴的棲地設有專屬的救助中心,並有專門護林員定期監控和投食,讓一度僅剩二十至六十隻的這群可愛精靈,得以在棲息幸福地生活下去,總族群數量如今已增加至三千隻左右,但放眼未來,仍有待人類減少對於牠們生活的原始森林造成直接的威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