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叛逆 記忘年知音圖/莊美昭
文/蔡淇華 圖/莊美昭
嘉亨有蒙古王室的血統,聽說他的曾祖父是王子,所以他是八分之一王子。高中時我們同班兩年,但三十年前我不喜歡嘉亨,因為他不夠叛逆,不夠酷。
讓我告訴你,那個年代的高中生怎麼叛逆,怎麼酷!
首先,丟掉學校發的制服和大盤帽。然後去第二市場訂做一套制服,要白一點(卡其色是老土),背部要燙成三條線;還要買一頂上海帽,折成頭上一座山;然後書包調整到最短,走路時就夾在腋下。此外,要會抽幾口菸,要翻過幾道牆,講話要帶幾個髒字。這些,嘉亨都不會。
十幾年後,我和嘉亨都當了老師。那一天,在后里,我們都帶學生出來比賽,在走廊久別重逢。嘉亨對我當老師這檔事感到很驚訝,因為高中時我專嗆老師。問嘉亨在忙什麼,他提到在大度山的國中輔導室兼職行政,為了幫助行為偏差的學生,在等家長下班的空檔,不要結黨非行,他募了款,下課後提供孩子留在學校用點心,教他們彈吉他,順便輔導課業……
聽著,聽著,突然很想擁抱這個老同學。
前幾年創辦中台灣文創營時,想寫一首營歌,寫了詞,邀嘉亨作曲,有了《長風》:「青春是長長的風,吹乾淚水吹走痛……長存一點浩然氣,永做千里快哉風……」
嘉亨的曲是神曲,總能讓詞意發揮淋漓,他開始扛著吉他,在假日到醫院的安寧病房,用歌聲撫慰生命的殘光。音樂漸漸受人重視。
十一月,他動人的歌聲被聽到了,和音樂人孫懋文以隊名「忘年知音」參加公視「音樂創世紀」比賽,連闖數關。但此時嘉亨身體檢查時,脾臟出現不正常的陰影,醫生要嘉亨兩個月再回診檢查。此時擔任清泉國中校長的嘉亨,仍堅持每天七點要頂著清水的強風,向每一個孩子道早安。要他多休息時,他總會將話題轉到學校:「你知道清泉的孩子有多可愛嗎?」他總是對孩子深深盼望。
清泉國中拿到中市只有兩個名額的品格教育特優學校後,嘉亨仍持續和同仁為孩子創發一個個寓教於樂的活動,當個校長,瘦了六公斤;四十七歲了,仍要當最老的參賽者,圓年輕的音樂夢;比賽完回到家已是凌晨,但太陽出來時,他還是一樣爬起來,穿著交通背心,七點準時出現在校門口。
嘉亨太「矜」了,不,應該說太叛逆了。
三十年前我不喜歡嘉亨,因為他不夠叛逆,不夠酷,但現在我想說,你讓我知道,真正的叛逆是──無論什麼年齡,無論何種逆境,都要對眾生心存盼望,大聲唱歌……
是的,兄弟,在逆境中盼望,是真正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