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的主要危機是經濟停滯,但更嚴重的危機是政治上遭到民眾否決。經過五年煎熬,許多人現在想把政治人物都打入地獄。歐洲議會選舉顯示,「歐洲合眾國」的願景飽受震撼,政治主軸已從「左、右」之爭,轉為「挺歐、反歐」之戰。此種民粹主義若續高漲,可能再度引爆歐元危機。
各國選民雖能把現任政府趕下台,但繼任者仍須恪守歐盟的財政及經濟政策。歐洲極右派指責歐盟侵害國家主權,主張「重新民族國家化」。分析家指出,歐洲的大戰略方向應由各國訂定,歐洲議會必須還權於各國國會;歐盟要想存續,更需還權於民。
幾乎每個歐洲國家都有類似茶黨的政黨,努力擺脫歐元乃至完全脫離歐盟。歐洲右翼的說法並非完全錯誤,超越國家的政治機制,特別是歐盟採取的過度官僚化的模式,確實存在缺陷。
紐約時報專欄作者羅傑科恩表示,整個歐洲大陸的政治情緒已經彙集到了焦躁、心胸狹窄的最低潮。這裡面,有對高失業率的憤怒、有對未來的悲觀、有對外來移民的惱火,還有對歐盟的疏遠。「人們齊聲問,布魯塞爾為我做過什麼?」歐洲右翼得權後,將共同努力抑制布魯塞爾的權力。
在某些方面,歐洲的情緒與美國類似,歐洲如今不願為他人獻身。它已經轉向內部,想讓自己的問題得到解決,還怪罪伊拉克、敘利亞、烏克蘭及任何想求助的國家。右翼政客都反對移民,質疑歐洲大陸勞動力和資金的跨國自由流動。
做為一個理念和社會,「歐洲」日漸衰落。許多人認為,布魯塞爾的官僚、法蘭克福的銀行家和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員態度傲慢,無視人民的需求。這些右翼人士將會如何重塑歐洲?他們說,會分解布魯塞爾技術官僚的決策權,將權力歸還給各成員國,並暫停六十年來的不斷融合。
這顯示歐洲已背離了當初融合的夢想,而正是這個夢想幫助歐洲從戰爭的廢墟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