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香椿豆腐 材料: 酵素豆腐一塊 調味料:香椿醬、黃豆醬油 做法:1. 豆腐用滾水燙五分鐘,增加Q嫩度。2. 將適量調味料淋在豆腐上。圖/清淨母語
文/蔡秀美
梁家是我成長的眷村中最神祕的地方,藏著我的兒時美食悸動。
當時,家家人丁興旺,只有英挺高帥的梁伯伯是獨居一人。他鮮少與鄰居往來,加上英文朗朗上口,大家都說他是「長江一號」的情報頭子,梁家大院也成為孩子們不敢隨便闖入的禁地。
在物資缺乏的六○年代,梁家院子和別家不同,沒有種植可以吃的蔬菜,而是種滿玫瑰,還有一棵「鶴立花群」的小樹。偶而會看到梁伯伯採摘小樹的嫩葉,「嫩葉加上玫塊花瓣搗碎就有劇毒,是梁伯伯用來對付找上門的『仇家』的祕方」,這話就這麼口耳相傳。
有一年端午節,母親經常煮的「醬辣豆腐」變身了,白色的豆腐點綴著不規則的綠葉,煞是好看。我們兄妺五人無暇細細欣賞白綠相襯的美,一如往常大口快吃,深怕動作一慢就沒得吃了。
直到盤底朝天,我才有空說一句:「好好吃的豆腐啊!」母親說:「這是香椿豆腐,梁家院子裡那一棵就是香椿樹,要用剛長出來的嫩葉來炒。」「不是有毒嗎?」母親笑著輕斥「不要亂講話!」
後來和母親的對話已經模糊了,而「香椿豆腐」不知為何從此成為絕響,家人也沒有再提起「香椿豆腐」;這道平凡的家常菜,就這麼消失在我生活裡。
近年來,健康飲食蔚為風潮,無農藥的香椿野味尤其受歡迎。我曾經試著用市售的香椿醬來做「香椿豆腐」,幾次都沒有小時候的味道。今年母親節,女兒送了一棵香椿盆栽,希望能讓我「一嘗宿願」。
等了一個多月,香椿終於長出嫩葉;我充滿期待、小心翼翼地採了少許加入豆腐,漂亮清秀的「香椿豆腐」上桌了,但只是形似,兒時曾經大讚的味道,始終沒有回到我的舌尖上。
或許,兒時的香椿美味,只在心裡,只在記憶裡;也或許,香椿的味道其實沒有改變,但是經歷了物質豐厚的年代之後,美食的感動卻彷彿離我更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