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指考社會科地理部分,因有非選擇題,難度最高,地理科老師建議,熟讀課本中「少於七個字的專有名詞」,仔細分辨其中的不同,避免混淆,才能答題精準拿高分。時事題則要留意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和俄羅斯之間的紛爭。
地理科補教老師李威立表示,高一地理每年都是複習重點,其中第一冊的地圖、地理資訊系統(GIS)、地形、氣候每年必考題,其中衛星影像以及航空照片要多瀏覽,建議可打開google地圖,尋找知名城市,或是近年有發生大事件的國家來瀏覽。第二冊則要注意各產業發展,尤其是農業以及高科技等單元。
高二地理分為世界、台灣以及中國,占整體考題比重稍低。世界地理以美國的農業及商業發展、歐洲的歐盟最重要;李威立表示,歐盟可能搭配時事出題,例如使用歐元的國家,今年新增拉脫維亞;而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兩國今年也新增「申根協定」,考生可多留意。
台灣及中國部分,李威立表示,近年台灣縣市的相關地理位置考得很細,建議考生掌握各縣市的地名及基本範圍。中國則要留意環境問題,例如沙塵暴、南水北調、乾旱地區沙漠化、長江的洪患,都是常考的題目。
高三地理則考驗整合運用能力,占分比重相當高,建中地理科老師譚柏雄表示,五、六冊的應用地理可和高一的地理科互相搭配複習,其中都市計畫和近年都更、新市鎮議題有關;全球暖化、海岸變遷、洪患以及環境與疾病也是近年熱門考題。
時事題部分,李威立表示,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和俄羅斯之間緊張的衝突關係,可能會是熱門考題,譚柏雄也指出,與烏克蘭相關的政治、農業、工業、政治問題都可以留意,例如有肥沃的黑土,適合種小麥,蘇聯時期則有發達的「頓巴次工業區」等;此外時事還可注意澳門反政府以及西亞動亂、越南排華事件,則跟中國開採南海石油有關,須留意南海國家以及石油分布。還有土耳其終於開通世界第一條連接歐亞大陸的海底隧道。
地理圖表題占近二分之一,譚柏雄表示,基本的等高線地形圖、衛星影像圖、氣候圖、人口金字塔圖、以及農業活動流程圖等,一定要把握。讀圖時,要留意橫坐標與縱座標的意義,以及南北半球的經緯度。
地理非選擇題占二十分,李威立建議考生,將課本中「七字以下的專有名詞」讀熟,落筆才能更精準,並留意題目最後一句,針對問題回答才能拿分。(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