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相關科系的學生不願投入老人照顧?」以雙連安養中心為例,支出經費八成用在人力聘僱上,但執行長蔡芳文仍感人力不足,認為老人照顧及老人服務系畢業的學生,未投入安養機構,甚為可惜。
明新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主任林麗雪已發現,畢業後從事老人服務者不到三成的學生,探究原因,是對居家、照顧服務員「印象不佳」,認為是層級較低的工作。此外,台灣「安養機構少」、「長輩不願住安養機構的文化」,也是難選擇的二大因素。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主任丁導民,對老服系學生的競爭力有把握,認為系上有高達四百小時實習的訓練,學生能擁有社工系的基礎和老人照護的專業知識,可惜不了解安養機構的情形,以為不容易升遷,害怕停留在基層照護,選擇意願才低。
若「機構資訊透明」,國家能仿歐、日,以「國家資格評核」證照,相信年輕人與二度就業者,都願成為生力軍。
今年二月,長庚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管理系,針對畢業學生投入老人長期照護意願不高的情形做調查,系主任黃惠玲表示,學生認為長照工作量及壓力均大,也擔心應變能力不足,所以會希望先到一般臨床機構累積照護經驗,增加獨立性。
如何提高畢業生進入長照工作的意願?黃惠玲說,「工作氣氛和諧」與「適當的薪資」應是關鍵。除了外在因素,長庚科大對內的作法是讓新生入學時先參訪長照機構,再邀請過來人分享經驗,建立工作正向價值觀,進而遴選業界實務優良典範的專家,擔任學生角色學習對象,最後與業界簽訂有薪實習,銜接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