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行走 把梁實秋故居經營 成為大學的文學基地

李瑞騰 |2014.06.11
2028觀看次
字級

文/李瑞騰

六月初,我應邀參加了梁實秋故居文物展的開幕。

打電話熱情相邀的是台師大文學院前院長陳麗桂教授,在她任內,於梁實秋故居之整修事務出力甚多,有一回開會比鄰而坐,我建議台師大把梁實秋文學獎接下來辦,她甚感興趣;那時我還兼九歌文教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深知這獎的來龍去脈,且辦得辛苦,梁先生來台後主要在台師大,也在此退休,故居正在重修,如能接辦以梁先生為名的文學獎,於翻譯和散文創作有所貢獻,當能為故居更添光采。我和九歌蔡文甫先生商量,幾經商議,終成定案。

梁先生在台師大十有七載,住在學校後邊雲和街的這個日式雅舍七年,是名副其實的故居,如能將梁先生歷來每一個故居略加展示,當然更好;更重要的是梁先生在這裡的生活狀況,在此階段的文學事業,包含其教學和編寫成果,應如實呈現。我們在這裡確能感受到一代文學大家的身影和風範。

故居的空間不大,能展的有限,但我還是建議要依梁先生一生文學事業的幾個重點,依序規畫成主題特展。我在台文館館長任內把常設展加上特展的展覽稱之為複合式,我以為這樣可豐富展示空間,讓觀眾比較有來的意願;另一方面也可以和文學院、英語系的教學和研究相互配合,故居因之可經營成為大學校園另一個文學基地。

梁實秋故居隸屬於台師大,但也是市定歷史建築,整修活化是想為這個城市留下可記憶的實體,但放進校園體系,如何永續經營將是一個大考驗。我們知道,它的硬體管理應在總務處,梁先生有關文物則由圖書館典藏管理,從博物館角度來看,有關的「研究」和「展示」,要由哪個單位負責?

我們知道,林語堂在陽明山的故居、錢穆在東吳大學校園內的素書樓皆市產,由北市府文化局委外經營,現已建制化;台南市政府成立的葉石濤文學紀念館也是文化局的業務。大學校園設名人故居,像在台南成功大學的蘇雪林故居,由成大博物館負責管理,中文系且設有蘇雪林研究室,為蘇先生編選集、出版日記等,還舉辦研討會,做得算相當不錯了。有時我不免在想,如果台灣大學設臺靜農故居、政治大學設王夢鷗故居、中興大學設孟瑤故居、輔仁大學設張秀亞紀念館、文化大學設胡品清文學館等等,除了和民間社會成立的作家紀念館(如賴和、楊逵、鍾理和、吳濁流、李榮春等)相互輝映,更可彰顯大學和文學的緊密關聯,於文學公共事務的推展,當可增強力道。

我沒有機會認識梁實秋先生,但當年編《文訊》時曾刊過他寫的〈回憶「青光」〉,他辭世後(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在光華雜誌辦的「梁實秋文學研討會」中發表〈大陸時期的梁實秋〉,且和眾人去了三芝北新庄北海公園墓地憑弔,歸後即著手策畫文藝界重陽節敬老聯誼活動;二○○二年十一月執行了「梁實秋先生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也曾主持過幾次的梁實秋文學獎的散文獎評審會。我和梁先生結的是文字善緣,看著他的故居再放光采,當然高興,也就不免深切期待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