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戴伯芬教授在媒體評論「自由經濟示範區」教育創新做法,會淪於土地買賣與炒作,實屬多慮。我曾經參與「自由經濟示範區」公聽會,願意分享不同看法。
當年我要不是考上公費留學,很難有機會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學位。現在年輕學子不願意自費出國,除了學費、機票考量,生活費也是一大問題。
「自由經濟示範區」教育創新,根本無須高達數萬坪的市區校地(這才有機會炒作地皮),需要的是外國教授「腦中」的知識傳承,若能充分運用教授精心規畫的教材,有組織的傳授學習,怎會找不到學生?
「少子化」僅會影響現行體制之下層「教育建築」;對於高端的知識運用及學術經驗傳承,不會有影響。
或許可以提供硬體建築,租賃給外國名校來台設分校,只要提供課椅、電腦及研究室,加上部分課程之實驗及習作課室,即可解決「土地成本」、「建築成本」。名校來台設分校,可專注於設備之擴充及實驗儀器的添購。
至於分校學生是否必須每年利用暑假回校本部,參加實體課程學習,或加上平日網路課程,可依每校特色與學科別而異。
基本上我不反對「自由經濟示範區」教育創新的設想與做法。
劉競明(新北市/長庚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