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兩岸服貿協議在立法院中延宕,讓貨貿進度一延再延。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昨天首度公開表示,陸方已呈現觀望態度,兩岸協商的確有近兩個月沒有進度,但不是全面性中斷,以目前情況,兩岸貨貿談判要在年底前談完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經濟部原預期去年底談完貨貿,後又再延到今年中甚至年底。杜紫軍證實,兩岸協商確實有延誤,這段時間雙方都不確定,目前包括貨貿、爭端解決協議等,都還沒有具體安排下一次協商時間。
針對兩岸協商目前是否全面暫停,杜紫軍表示,應該沒有,但可能對方還在觀望我方情況,以目前情況而言,因雙方貨品項目合計達一萬多項,加上還需談完特別原產地規則,因此評估兩岸貨貿談判要在年底前談完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杜紫軍表示,貨貿談完後還需經過立法院審議通過,且因貨貿涉及《海關進口稅則》的修正,修正完後才能生效,因此審議過程會比服貿程序更繁瑣。
外界關切,貨貿遲遲未有進展,是否會損及台商對外競爭力,杜紫軍表示,由於貨貿牽涉到貨品降關稅的問題,台商所關切的工具機、石化等台灣出口強項,談判一直沒有具體結果。杜紫軍憂心,若陸韓自由貿易協定(FTA)進展相當順利,對台灣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