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家愷
活得好又長壽,需要多樣化的飲食。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一份超過萬人的研究發現,飲食種類單調及少吃蔬菜水果的人,死亡率最高。
哈佛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的沃爾特‧威萊特博士,設計一套新的「健康飲食金字塔」概念,一、減少精製的食物攝取,如:白麵包、白米、白糖;二、每日食用一至二次奶類及奶類製品;三、選用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在「健康飲食金字塔」中建議多食用種子、堅果和橄欖提煉的油;四、多攝取全穀類食物;五、保持理想體重;六、每日適量運動。
雖然很多研究提到特定飲食結構的優點,但沒有任何研究真正比較出何種飲食結構最好,主流研究認為以蔬果為主,減少加工食物,多樣化攝取很重要。根據「沖繩人瑞研究」發現,沖繩老人一天平均吃十八種食物,近八成來自植物類。不要刻意不吃某些天然食物,例如很多人採用極低脂飲食減肥法,就是嚴重偏食,攝取優良油脂才是重點。
無論採用何種飲食結構,「少加工」及「多種類」是維持健康不二法則。經常外食的人,多選擇含有三種以上食材的菜色,午、晚餐至少各吃兩種以上蔬菜,糙米、胚芽米、全麥麵粉等全穀類食物,至少占主食的三分之一,如此可攝取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E等營養素,且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有效預防肥胖,還能避免血糖快速上升,若能搭配紅豆、綠豆等豆類更好,尤其是糙米飯中加入黃豆,便能健全不同種類的必需胺基酸攝取,可說是天下第一米飯的完美組合。吃全素者容易維生素B12缺乏,可藉由菇菌、海藻類等食物加強攝取。
健康的生活除了均衡飲食,烹調要注意低鹽、低脂、低熱量。每天吃什麼,不僅代表飲食風格,更是對自己健康負責的態度;並有適當運動、充足睡眠,注意衛生環境,便能使健康生活更圓滿。
(作者為南台科技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