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天端午節,喝午時水,吃午時菜,營養師趙強指出,茄子含花青素、菜豆纖維高、瓠瓜清淡,桃子與李子建議不要醃或加梅粉,吃多鈉量高,慢性病患者應注意,還是以原味為主。
傳統習俗,端午節正午(十一時至十三時)取井水喝「午時水」,有「午時水飲一嘴,較贏補藥吃三冬」、「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的說法。但北市環保局提醒,去年檢驗出山泉水有微生物超標,民眾勿生飲。
習俗還說,端午節吃桃子會肥、吃李子會瘦、茄子吃到會搖(活潑)、吃豇豆會老老(長壽)。
趙強說,俗稱端午節五子包括粽子、茄子、豆子、桃子、李子等都是時令特有。茄子紫色的外皮含花青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劑,也會保護微血管,增加強度,避免靜脈曲張。不過花青素經水煮後會變色,建議整條茄子過油再切,再悶一下軟了就很可口,對老年人或牙齒不好者是好食物。
菜豆、豇豆、長豆相似,趙強說,菜豆味甘、性平,可健脾、利水。他指出,菜豆纖維質高、具有多醣體,對於緩解便祕、有助改善腸道健康,也會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