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油炸、燒烤、不吃青菜 台灣兒童一肚子壞菌

 |2014.05.30
2455觀看次
字級
台灣乳酸菌協會昨天舉行記者會,宣示啟動腸胃健康元年,呼籲民眾養成多吃蔬果及喝優酪乳等好的飲食習慣,並注重生活型態,保健腸胃健康。圖/潘俊宏

【本報台北訊】台灣乳酸菌協會在亞洲五國十個城市,共篩檢三百多名兒童便便DNA,發現易引起腸胃發炎的壞菌「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台灣兒童是日本兒童的十五倍;但代表好菌的「雙歧桿菌」,卻僅有日本兒童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另外,屬於伺機菌,易改變腸胃環境的酸鹼值,抑制好菌生長「腸桿菌」,台灣兒童檢出的數量,更是東京兒童的三十倍。

該協會榮譽理事蔡英傑表示,人體腸胃菌約有一千種以上,這次對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印尼、泰國等五國家的台北、台中、北京、蘭州、東京、福岡、日惹、峇里島、曼谷、孔敬等十個城市共三百多名八至九歲的兒童,檢測便便DNA,顯示台灣兒童的腸胃菌數比印尼好、比日本差,和大陸差不多。

蔡英傑說,腸胃菌相主要跟飲食習慣有關,國人外食比例高,又傾向油炸、燒烤、高油、多肉少蔬果型態,讓跟著大人飲食的兒童,腸胃菌相也失衡。壓力大、不運動也會讓壞菌「坐大」、好菌無法生存。

要「腸」命百歲,蔡英傑說,排便狀況是最簡單判斷腸道菌相的指標,至少每周要排便三次以上,他建議最好養成每天排便一次的習慣。配合天天五蔬果,纖維質能潔淨腸道,幫助好菌停留體內;每周喝三次、一次約二百西西無糖或低糖優酪乳補充好菌,並養成每周三次運動習慣,才能照顧腸胃健康。

有鑑於此,乳酸菌協會與台灣癌症基金會發起「529腸胃健康日」,提醒民眾注意飲食均衡,透過補充好菌,改善腸胃菌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