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佛教美術圖典提供
文/如常 圖/佛教美術圖典提供
水陸法會佛事,分內、外壇,而以內壇為主體。然論功德,要內外壇佛事共修,才能功德圓滿。
內壇佛事內容意涵
內壇的佛事,上則恭敬奉供四聖,下則平等普度六凡,進而祈求現世親屬吉祥安樂,先靈亡眷往生淨土。
內壇分為上、下二堂,每堂各有十席,唯自第十二席,再分出二席,即第二十一席、二十二席;自第十四席,再分出第二十三席,並增加正薦,共有二十四席。每一席都掛有所禮請的畫像,並列牌位。現將內壇儀軌,略述如下:
?結界灑淨:
法會期間,為防閒雜人等出 入壇場,故必須結界。
?發符懸旛:
奉請四大使者帶著請帖(符 )各到天、空、地、冥四界 去昭告此次大齋會的意義。 發符佛事圓滿之後,升起寶 旛、九蓮燈,先迎四聖以光 臨,次召六凡來赴會,並張 貼榜文通告大眾,一起來赴 勝會。
?請上堂:
請諸佛、菩薩、緣覺、聲聞 、明王等,光臨壇場。
?供上堂:
準備醍醐妙味,如法供養諸 佛聖賢。
?告赦:
祈求梵天和帝釋天,釋放被 關禁的六道群靈。
?請下堂:
召請下堂十四席之冥官眷屬 、各類鬼神、旁生等六道眾 生,承佛威光,來赴法會。
?幽冥戒:
為六道幽冥眾生洗滌前愆, 淨其業識,在三寶前懺悔、 發四弘誓願、皈依、受戒。
?供下堂:
以六種妙供施食法味,普遍
供養六道群靈,令皆飽滿。
?圓滿供:
普同供養四聖六凡,普願法 界眾生,同證真常。
?圓滿香:
為六道群靈開示法要,指歸 極樂,教以念佛法門,以此 求生淨土,出離苦海。
?送聖:
水陸普度勝會圓滿,奉送上 堂四聖齊登雲路,下堂六凡 咸生淨土。
外壇佛事內容意涵
外壇佛事分別有大壇、楞嚴壇、法華壇、諸經壇、淨土壇、華嚴壇;近代亦有增設藥師壇,為信徒祈安消災。現將各壇內容分別敘述如下:
?大壇:
禮拜《梁皇寶懺》二十四部 ,諷誦《金剛經》一百二十 部、《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 薩心地戒品第十》四十八部 ,另有延生普佛二堂、小齋 天乙堂、三時繫念五堂、瑜 伽燄口七堂。
?楞嚴壇:
誦持《楞嚴經》二十四部, 以去除各種執取心。
?法華壇:
誦持《法華經》二十四部, 讓眾生都能了知自己圓滿的 佛性,而發願趣向佛道。
?諸經壇:
誦持《無量壽經》、《觀無 量壽經》、《圓覺經》、《 金光明經》,各二十四部, 增長福慧。
?淨土壇:
誦持《阿彌陀經》、稱念彌 陀聖號及拜願,藉由阿彌陀 佛之威德,接引亡靈往生西 方。
?華嚴壇:
誦持《華嚴經》一部,了知 佛的境界與果德,並實踐菩 薩行以成就佛道。
?藥師壇:
誦持《藥師經》一百二十部 ,禮拜藥師佛,去除身心疾 病,圓滿人生一切福德。
(摘自《畫說水陸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