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宗雍正帝 〈夏日泛舟詩〉草書
文/陳俊光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康熙帝第四子,清代第三任皇帝,年號雍正,通稱雍正帝,在位十三年。
後人對雍正皇帝評價兩極。他的性格陰沉,過人之處是能沉得住氣,最擅長權謀。利用隆科多、年羹堯之助奪得帝位,之後借故逼殺兩人。
他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採取了各種手段。
首先是消除異己,繼位隔年,以《朋黨論》表明弊害,幽禁參與爭位的諸兄弟,削弱下五旗,嚴禁僚屬朋黨。凡有礙其權的反對勢力必加撻伐。又大興文字獄,特設軍機處,奪取內閣及五大臣重權。
他鞏固皇權如此,鞏固江山亦如此。
雍正勤於庶政,對內他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對貪官污吏嚴行抄家追贓,?也增加了國庫收入;外交方面,設置駐藏大臣管理西藏事務,畫定中俄中段邊界。這些重大措施,為後來乾隆朝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雍正是一位自我意識強烈又頗自負的人,防衛心很強,常處於緊繃的精神狀態。因此,他勤於政務之外,餘暇弄翰似乎是其舒壓的方式。〈夏日泛舟詩〉(如圖),釋文:「殿閣風生波面涼,微洄徐泛芰荷香。柳陰深處停橈看,可愛纖鯈戲碧塘。」
這是一件草書立軸,詩是他的舊作,字是他即皇位後寫的。此幅作品走筆急速,很縱情揮灑的筆姿,整體看來有一種宣洩的情緒湧出,很急躁的氛圍,與徐徐緩緩的詩境全然相違,是很兩極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