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針對近日來引發是否該公布國中會考各分區成績資訊爭議,教育部昨天下午邀集各縣市教育局、專家學者、師大心測中心等相關單位進行研商,初步共識將於六月二日公布答對題數與等級對照表;六月五日公布各科各能力等級人數比率表等資訊,以幫助考生選填高中職志願。
教育部常務次長林淑真表示,屆時也將公布「各能力等級類別分析表」,也就是全國考生五科會考成績的八十四種組合及比率,包括學生「寫作測驗級分分布情況」在內等資訊;而各就學區公布的數據內容則將以「未含志願序積分的超額比序積分人數表」為主,教育部希望藉由公布這些資訊來幫助學生選填適合的志願序。至於未來是否還要公布進一步的會考統計數據,則要等日後開會時再討論。
較具爭議的「分區數據」部分,教育部擬公布「未含志願序積分之超額比序積分人數表」,而非單純會考成績的數據。舉例來說,基北區超額比序總積分九十分,包括國中教育會考表現、志願序、均衡學習、多元學習表現等部分。教育部將公布的是扣掉志願序(三十分)後剩下六十分的人數表,至於是否「一分一分公布」,或是分區段公布,還需進一步討論。
家長:怎樣都會引起焦慮
不過,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謝國清認為,教育部無論怎麼公布國中會考成績的相關數據,都還是會引起部分學生家長的焦慮,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會因此「高分低就」。他表示,十二年國教的最終精神是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透過免試入學管道來適性升學,教育部應檢討如何將十二年國教變簡單,而不是愈弄愈複雜,如此只是引發更多焦慮感。
首屆國中會考昨天順利落幕,卻傳出有部分就讀私校、已直升高中部的學生「集體缺考」情況,被外界抨擊浪費教育資源,對此,教育部長蔣偉寧回應指出如此作法並不合適,表示舉行國中會考目的是為了學力監控,了解學生究竟懂了多少,藉此作為進入高中職後的補救教學參考,他並強調不希望明年再有學生集體缺考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