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C科技看未來 科技的過去‧現在‧未來

吳家豪(3C達人 ) |2014.05.17
1101觀看次
字級

文/吳家豪(3C達人 )

有了雲端的儲存空間再加上飛快的網路速度後,行動裝置就不需要很大的硬碟空間來儲存所有的資料,從影片和音樂到社群照片,即點、即播、即看,完全不會浪費到行動裝置內任何硬碟空間,更節省時間與空間 ,也能同步「相同帳號」在不同裝置(手機、電腦、平板)內的所有資料或訊息,提供更多元應用程式服務。

未來雲端科技定位將多樣化發展,如智慧連網電視、穿戴式智慧眼鏡、或是車用科技等高科技產品,都需雲端科技相互配合,才能有進一步的創新發展。

(一) 全球衛星定位技術

衛星定位技術的成熟,也是讓行動裝置能更普級的原因之一,我們現在常見的應用如「社群網站打卡」、「周邊美食搜尋」、「衛星導航」等,搭配相對應的軟體,將我們的地理位置資訊充分應用,使生活更加有趣便利。

然而,衛星是如何完成定位動作呢?先提到目前我們常用的衛星定位技術,是由美國政府建構完成,稱為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美國GPS是由24顆衛星組成,沿著軌道,交叉運行,確保行動裝置的使用戶能透過定位晶片,與衛星訊號的連結,完成定位的動作

我們了解定位技術的原理後,再進一步認識使用限制,才不會造成運用上的困擾。

1. 室內無法定位

因衛星訊號需與行動裝置連結,遇到阻隔物時,會因捕捉不到衛星訊號,而無法完成定位,所以身處室內時,因為有水泥牆等遮蓋物,自然就會影響衛星定位收訊,同理如遇下雨天雲層較厚時,也會影響衛星定位速度,不過目前在智慧型手機上大多有加裝A-GPS,可完成室內定位。

什麼是A-GPS呢?就是利用手機基地台完成定位,較不受空間限制,不過因A-GPS定位速度與精準度還是不如GPS,所以大部分行動裝置業者是將其列為輔助配備。

2. 定位誤差

美國因擔心敵對國家或組織會利用定位科技對美發動攻擊,故在民用衛星訊號中加入人為誤差來降低精確度,誤差約在100公尺左右;軍規精度則在10公尺以下。2000年以後,美國政府決定取消對民用訊號干擾。因此,現在民用GPS可達到十公尺左右的定位精度。

最後總結,每年廠商的科技大秀,可看出產品核心的價值為「輕薄、便利、更有趣」,相信未來趨勢仍會以此為基礎,讓科技產品愈趨多元。(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