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度過黃金時光,嚴長壽人生閱歷豐富寬遠。圖╱天下文化
文╱記者李碧華
退出麗緻飯店經營後,嚴長壽自喻「黃金時光的趕路者」,三年前與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成立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將社會多元的能量導入花東地區。「春色為人間之妝飾,秋氣見天地之真吾。」另外在附錄又提到:「鶯花茂而山濃谷艷,總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見天地之真吾。」這是他年輕時在《菜根譚》讀到的一首詩,過了哀樂中年,走過繁華人生,放進現在生命的脈絡,慢慢體會這其中的含意。
年過耳順,苦熬一輩子,才終於可以放下責任重擔而安享清福。「黃昏歲月聽來雖恬淡美好,卻也暗含一種悲觀情懷,一如夕陽雖美,最終仍將散盡餘輝、退隱山後;人生夕暮,又何嘗沒有天年壽滿、告別生命舞台的時刻?」面對這個人生僅有一次的黃昏時光,嚴長壽有另一種解讀。
與其用消極心態看待自己的餘生,不如更積極度過「黃金時光」,因充滿人生閱歷而可專心一事、專注一志,倒空自己,運用智慧、人脈、財富,無私奉獻的最佳時光。
他說,人生前半段接受家庭社會的「供養」,「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然而,到了人生的後半場,可能還沒機緣回饋社會,到了七老八十,體力精神毫不留情地日日衰退,不久又得接受別人的照護。人生看似很長,但扣掉前後這幾十年「有待」「依賴」於人的時間,這中間大約只有五、六年,頂多十年,是一個人可以放手,全心全意拿來貢獻社會的時刻。
回顧一生,嚴長壽從未曾試圖、也不懂得累積財富,心靈上卻是無限幸福。「每個人從年輕到老,都必須逐一累積人生的經驗值、人脈、社會公信力,如果能充分利用生命最成熟豐潤、智慧最圓融、人情最練達的時刻,也就是一個人窮其一生才能夠練就的大能力。」
取名公益平台,是因為嚴長壽不認為有能力獨掌大局,必須扮演平台的整合者,以一個CEO的角色走到前面去做先行者與探路人。「平台」意即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它是一種connect,最終的目標是要讓更多的人,更大的力量進入,有錢的出錢,有能的出人,甚至將更多基金會的力量結合在一起,擺脫之前許多基金會發獎學金就了事的浮面做法。「我期盼匯聚群體的愛心與能量,做出一種良性的示範。」他希望,用最小的母金,發揮最大的能量,做出最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