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時斌設在台北文創大樓前公共藝術,以橫空出世的巨大梅花鹿角,暗喻土地裡富藏的生命力。圖/胡氏藝術提供
【本報台北訊】甫落成不久的台北文創大樓前,不鏽鋼梅花鹿角拔地而起、挑空中庭的植生牆面綠意盎然。這是台灣當代藝術家創作的公共藝術,與普立茲克建築獎終身成就獎得主伊東豊雄打造的台北文創大樓相互爭輝。
台北文創大樓以交疊的弧型設計與松山菸廠的古蹟共生共榮,成為松山文創園區內新舊呼應的綠建築。策展人胡朝聖則以「幻境花園」為主題,為台北文創大樓規畫設置三件公共藝術。
胡朝聖說,「幻境花園」的概念源自英國文學家柏內特的經典文學《祕密花園》。故事裡,一把神祕的鑰匙開啟了荒蕪、雜草叢生的花園,透過孩子們的熱情與創意,花園重新恢復生機。他邀請三位藝術家分別以自然生態中的土地、植物與動物作為創作靈感,象徵幻境花園中生命與創意生生不息的循環。
其中,藝術家席時斌的不鏽鋼作品設置在一樓南面入口,巨大的梅花鹿角拔地突起近十公尺高,如劇場般隱喻土地裡可能暗藏更加碩大、但肉眼看不見的生命。期許台灣文創蓬勃發展,在世界的舞台嶄露頭角。
徐永旭以英國瓷創作的「衍」,設置在台北文創辦公室大廳,隱喻「創意土壤」,呼應文創產業的生命力。
藝術家黃蘭雅設置在地下二樓挑空中庭的植生牆面「源圓」,則結合圓的幾何圖形,傳達自然與藝術和諧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