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館典藏奇遇記 跨界心靈對話

 |2014.05.13
1172觀看次
字級
高美館從藝術家洪根深畫作《黑色情結》,邀請詩人及作曲家創作,讓藝術跨界對話。 圖/高美館提供

【本報台北訊】當視覺藝術邂逅新詩、音樂與多媒體藝術,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正歡度二十歲生日的高雄市立美術館,三十一日推出「典藏奇遇記:藝享天開詩與樂」展覽,將呈現藝術家與文學家、音樂家跨界的心靈對話。

高美館館長謝佩霓表示,「典藏奇遇記」從高美館四千五百餘件典藏品中精選三十九件,邀請余光中、汪啟疆、張德本、曾貴海等二十位詩人,從高美館的典藏品出發、創作四十首現代詩,並由不同族群的詩人分別以國語、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吟誦,與視覺藝術對話。另有八首曲子將與畫作相互共鳴,由導演黃明川創作四十八支紀錄短片,在國內外播映。

謝佩霓強調,這些不同形式的創作雖然是從高美館的典藏品「出發」,但絕非配樂或襯托畫作性質。詩人也說,藝術是主觀的。他們的創作並不是在為畫作下註解。

其中,從洪根深畫作《黑色情結》出發,詩人張德本寫下「黑執行天地的凌遲」,由李佳盈作曲、鄭海芸演唱,充滿戲劇張力。撒古流‧巴瓦瓦隆畫作《火系列》由詩人汪啟疆題詩「火之畫作」、陳哲聖作曲、撒古流自己親自吟唱。

從董陽孜的巨幅書法「九萬里風鵬正舉」出發,余光中以詩作「筆轉陰陽」相互輝映,再由吳佳陵譜寫結合西方交響詩形式和中國曲牌的歌曲,由楊斯琪演唱,展現跨領域藝文能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