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這個字》戌、戍、戊、戎

字解文說工作室編著 |2007.01.01
20731觀看次
字級

 戌、戍、戊、戎這四個字 ,看來外形相似,它們都是戈部,「戈」是古代打仗所使用的兵器,因此這四個字最初的本義應該都跟戰爭有關係,所不同的是左半邊或點、或橫、或交叉,因此有人編了「橫戌點戍戊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這個順口溜,來幫助大家記憶。

戊,讀作ㄨ,戊本來是一種兵器,有人說是斧鉞。但是戊很早就不再被用作表示兵器,而被借去記錄時間了。

中國人用天干、地支記年,天干有十個,地支有十二個,天干和地支配合起來可以有六十種組合,因此六十年稱為一個「甲子」。所謂的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戊是其中的第五個。

戊有時也用來當作等級或次第,例如有的學校會用甲、乙、丙、丁、戊……來安排班級次序;還有小時候老師改作業,總會用甲、乙、丙等來代表成績,如果作業簿上被寫上一個戊,那真是慘不忍睹,所幸現在的老師都比較有愛心,不會再有這種慘事發生才是。

戌,讀作ㄒㄩ,也是很早就被借去記錄時間,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戌在第十一位。中國古代記錄每天的時間也是用十二個地支來表示,每個地支包括兩小時,子時是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依此類推,「戌時」就是晚上七點到九點。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掌握政權,長期「垂簾聽政」,甲午戰敗之後,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光緒帝採用康有為等人實施「戊戌變法」(天干是戊、地支是戌,指戊戌年所實施的變法圖強運動),不料被保守勢力反撲,發生「戊戌政變」,包括譚嗣同等六位改革派人士被捕殺,這六位後來就被稱為「戊戌六君子」。

戍,讀作ㄕㄨ,在甲骨文裡寫作←,意思是從人持戈,也就是一個人拿著戈(兵器)在守衛的意思。看甲骨文的字形,戈比人高,再想想現在軍人托著槍在肩上防守的樣子,兩者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之呢?因此戍從「戍守」的意思,引申到舉凡戍守的人、軍隊駐守的營房都稱作戍。

有「詩史」之稱的唐朝詩人杜甫寫的〈兵車行〉,詩中提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里正是里長的意思,要去從軍時,里長幫征丁裹頭巾,表示當時這些征丁還很年幼;而這些征丁到了白頭才能回來,不過還是得守衛邊境啊!這裡「戍邊」就是防守邊境的意思。詩人還歎一句:「信知生男惡,反是女生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女子還可以留在家園,男子只能在沙場上馬革裹尸,隨塵土湮滅了。

戎,讀作ㄖㄨㄥ,甲骨文寫作←,由盾和戈組成,盾是打仗時護身工具,戈是進攻兵器,戎原本就是指軍旅之事,只是後來盾這個字簡化成十字的樣子。

我們常聽人說:他一生戒馬生涯,為國家盡忠效力。「戎馬生涯」就是軍旅生涯的意思。除此之外,中國以前將中國地區以外的異族統稱為「蠻夷戎狄」,戎在這裡又借指為異族的意思。

戊、戌、戍、戎跟戈有關,戊借為表示天干,戌借為表示地支,戍則是人拿著戈在防守的樣子,戎是由盾、戈組成,表示軍旅之事。這樣解釋過後,配合前面提到的順口溜,是否清楚多了呢?(商周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