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母親節將至,善牧基金會除舉辦第二屆善牧媽媽節,昨天還發表了「新移民媽媽台灣友善環境調查」結果,發現在台灣待得愈久,歧視並沒有減輕愈多,善牧表示:「新移民來台後,很多都投入了志願服務,社會應給予更多支持。」
調查指出,台灣人的「無心之過」,產生了八大歧視,應盡量避免。歧視包括詢問新移民嫁來台灣是為了賺錢嗎?當初先生花多少錢買來?用大陸妹、越南仔等不尊重的代名詞作稱呼;會說台灣比較好,新移民母國較落後;投以好奇或輕視的異樣眼光;或認為幫助新移民,是為了避免她們的子女成為社會問題;認為新移民給孩子的教養比較差;把賣淫、賺錢寄回娘家的形象,與新移民畫上等號。
這項善牧在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及宜蘭縣設立的新移民家庭中心,二百三十七位新移民婦女的調查,指出近六成的新移民被不尊重的詞語稱呼過。
陸籍媽媽冬冬(化名)和先生自由戀愛結婚,先生的親戚常問:「妳老家是不是很窮?」在外吃早餐時也會遇到有人指著一則報導,說某個婦人為保險把老公跟婆婆毒死,一定是大陸新娘做的;她說:「長年的刻板印象真令人難受。」
身為新移民媽媽,冬冬表示,將以帶子女和善牧基金會員工一起環島送愛,幫助有家庭創傷的孩子,希望讓民眾看見她們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