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誕節是紀念二千六百多年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誕生的日子,又稱「浴佛節」;南傳佛教地區,則以「衛塞節」慶祝佛陀誕生、成道、涅槃。
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未成道前,是北印度迦毘羅衛城淨飯王之太子悉達多。太子出生時,天有九條龍吐出香水,為太子洗浴,由於這樣的典故,以香湯沐浴太子像,成為為慶祝佛誕的重要內容之一。
自古以來,佛教寺院在佛誕節這天,會舉行浴佛儀式及慶祝活動,藉此緬懷與學習佛陀慈悲的人格。許多國家如印度、尼泊爾、南韓、日本、斯里蘭卡、泰國、馬來西亞等,到了這一天,都是舉國放假,或以「潑水節」,或用「提燈節」,或者「衛塞節」等不同名稱,來舉辦屬於他們的國家慶典。
在台灣,自一九九九年經立法院通過,當時的總統李登輝宣布,將「佛誕節」訂為「國定假日」,並與「母親節」同時慶祝,成為佛教東傳中國二千年來,台灣首度的國定佛誕節。
對於佛誕節浴佛的意義,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所謂『浴佛』,佛陀哪裡要我們來沐浴?佛陀是慈悲、智慧的覺者,就像眾生的慈母一般,無我無私為眾生服務,加被一切眾生吉祥安樂。若能藉由浴佛憶念佛德,進而清淨身心,讓我們的人生不斷地更新、進步,這才是浴佛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