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軟體成為市場競爭標竿

整理╱陳美美 |2014.05.03
1028觀看次
字級
台灣印刷廠受到網際網路衝擊,但是,最壞的時代也有成功的案例。

印刷業算是較為封閉的產業,印刷師傅擁有的技能只傳承給較親近的學徒,就像是中國武術拜師學徒一般,但師徒制的傳承, 很有可能因為學習的困難或是人為疏忽,導致各項技術慢慢流失了。

面對印刷科技革新,傳統小廠被合版廠殺得哀鴻遍野,但,也有工廠經營得蒸蒸日上,顯示並不是資本雄厚就叫做有競爭力,成敗在個人。根據iThome報導,創立健豪印刷的張訓嘉自行開發各式應用軟體,即便投下巨資也在所不惜。因為,委外開發的結果未必盡如己意,他總是想辦法找出路,延攬專才研發。目前,工廠擁有近二十套自行開發的軟體,並建置知識管理系統,將所有印刷流程整理成SOP,方便員工學習。

也正因為有了這些量身打造的軟體,讓健豪印刷更為自動化,縮短整體印刷流程所需的時間,提升生產速度,張訓嘉表示,印刷流程投入的人力不用多,工作全部交由電腦來處理,而人的價值在於解決自動化過程中所產生的錯誤。他也很自豪的表示,顧客編輯完線上的相片書,即按下送出按鈕後,從顧客那端傳送至印刷,並完成裝訂僅需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讓顧客快速取貨,提升企業價值。

而這些軟體甚至成為印刷業的標竿,獲得不少同業採用,也外銷至中國大陸,目前最大宗的一筆交易案甚至帶來一千萬元人民幣的業外收入。

張訓嘉從不擔心有同業另起爐灶和自己相抗衡,因為分享好服務帶來新客源,持續進步就留得住客戶。因應服貿簽署,有準備的工廠,沒在怕啦。(整理╱陳美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