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印刷廠受到網際網路衝擊,但是,最壞的時代也有成功的案例。
印刷業算是較為封閉的產業,印刷師傅擁有的技能只傳承給較親近的學徒,就像是中國武術拜師學徒一般,但師徒制的傳承, 很有可能因為學習的困難或是人為疏忽,導致各項技術慢慢流失了。
面對印刷科技革新,傳統小廠被合版廠殺得哀鴻遍野,但,也有工廠經營得蒸蒸日上,顯示並不是資本雄厚就叫做有競爭力,成敗在個人。根據iThome報導,創立健豪印刷的張訓嘉自行開發各式應用軟體,即便投下巨資也在所不惜。因為,委外開發的結果未必盡如己意,他總是想辦法找出路,延攬專才研發。目前,工廠擁有近二十套自行開發的軟體,並建置知識管理系統,將所有印刷流程整理成SOP,方便員工學習。
也正因為有了這些量身打造的軟體,讓健豪印刷更為自動化,縮短整體印刷流程所需的時間,提升生產速度,張訓嘉表示,印刷流程投入的人力不用多,工作全部交由電腦來處理,而人的價值在於解決自動化過程中所產生的錯誤。他也很自豪的表示,顧客編輯完線上的相片書,即按下送出按鈕後,從顧客那端傳送至印刷,並完成裝訂僅需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讓顧客快速取貨,提升企業價值。
而這些軟體甚至成為印刷業的標竿,獲得不少同業採用,也外銷至中國大陸,目前最大宗的一筆交易案甚至帶來一千萬元人民幣的業外收入。
張訓嘉從不擔心有同業另起爐灶和自己相抗衡,因為分享好服務帶來新客源,持續進步就留得住客戶。因應服貿簽署,有準備的工廠,沒在怕啦。(整理╱陳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