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羽書
「沒有味覺的男人」這篇文章的題目是陪澳洲來的好友閒逛華山文創園區,巧遇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同學畢業成果展,裡頭有許多創意短片,我沒來得及看影片內容,不過,倒覺得這標題挺有趣,特為他們宣傳一下。
大陸的男性,老、中、青三代各有不同面貌。有些要人侍候且須侍候得無微不至;有些能分擔家務,周末經常可從屋外,看他們在陽台上忙進忙出洗刷衣物;有些懶在家裡,等著老婆供養,女人忙著上班工作賺錢,男人賴在家做家事、串門子、找朋友喝酒……毫無責任感,也不會感謝另一半的辛勞,而女人好像就認命了,覺得「就這樣吧」!
台灣的男性呢?好男人的比率太少,拚搏事業的「老闆級」男人,女人心疼,心甘情願侍候;至於「上班族」男人,女人也心疼他在辦公室受老闆氣、受客戶氣、受同事氣,回家當然得讓他好好當個老爺被服侍,至於家務女人一肩扛,要上班、要理家、要照顧孩子,做飯洗衣更是一定要的呀!更讓我敬佩的是,還安排時間去上成長課程,讓自己不斷提升,不會被社會淘汰、被老公孩子淘汰、被職場淘汰,看得讓人心疼,可是家人好像都無感!
普遍女人都感覺台灣男人不懂體貼,至於四處劈腿、太脆弱、抗壓性不夠卻是兩岸男人共同的特性。什麼樣的社會造就這樣的男性?男尊女卑是漢民族從古老直到現在的傳統!從小家中好吃的留給兒子,受教育兒子一定要優先,繼承事業兒子接班,分家產兒子占比多一些……擁有也相對有壓力;當男人承擔不起,當他精氣神耗盡,當他沒有拒絕的權利,他慢慢變成一個「沒有味覺的男人」!
一個失衡的兩性關係,家庭不會幸福,社會不會和諧,造就一個沒有味覺的男人,只會讓他更挫敗、更頹廢、更放棄自己,但偏偏他又必須「偽裝」,這豈是一個慘字了得!
女人,請伸出我們的手,牽引我們所愛的男人——父親、丈夫、兒子,讓他們跟著我們成長,「學習」是引領一個人走進另一個層次,告訴我們的男人不要害怕學習,不要拒絕學習,學習並不丟人,不能只有女人往前走,女人必須牽著男人一起走,否則不成長的另一半造成生活中的隔閡才是問題的開始。這是兩岸女人共同遭遇的問題,為了美好的生活,男人女人必須一起來,男人有什麼可優越?女人有什麼可自卑?兩性關係中,攜手成長成為最迫切的課題!
(本專欄每周四見報)
關於作者
鄭羽書,世新大學廣電科畢業。著有小說、報導、雜文等二十餘本書,作品內容包羅萬象,擅長以其獨有的人文關懷視角及輕靈筆觸,呈現社會各個層面的風貌。
曾任電視節目製作、報社副刊室主任、中影關企部編審、中廣節目主持人、大連電台主持人。現任巨龍文化公司發行人、點燈文化基金會董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