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人生》 程安琪以幸福調味人生

張慧心 |2006.12.31
601觀看次
字級

名廚程安琪手肘中心處,隱約有個淡麥色如藤鞭般細長印記,這是下菜時,被炒鍋邊給灼傷的,也是烹飪的人難以避免的「戰績」。

事實上,程安琪的媽媽傅培梅,曾心疼得不希望女兒走上烹飪這條路。「媽媽說:做菜的手容易粗、戴不了珠寶;油煙重,會燻得眼睛發黃;嗓子也不好,因為一下鍋,就要開始解說,油煙都吸到肺裡去了。」但弔詭的是,她們母女的生命竟然如此成功複製下來。

身為傅培梅的女兒,程安琪當然有壓力,所幸程安琪從沒有想過要超越媽媽,甚至是因為爸媽相繼生病,不得不挑起做菜的擔子,才慢慢累積出興趣的。

而如今,程安琪更以媽媽的職志為努力目標,希望帶動國人吃得更幸福也更健康。「欣賞食物的美味,是對食物最大的禮讚,而食物也會以最棒的能量回饋給人類。」程安琪最近著書提倡「輕食」,概念和「慢食」、「樂食」不謀而合。「吃飯不光只是填飽肚子,而是有深度地品味食物。」

「從小我就懂得『吃飯不只是吃東西,而是吃心情』,小時候,每次晚餐時刻,大家都圍坐在一起,輪流說著一天發生的事,或是聽來好笑的故事,在歡樂的氣氛中,慢慢享受媽媽的美食,真是再幸福不過了。」

程安琪鼓勵婦女,盡量自己下廚,一方面,自己烹調的食物,油脂攝取量絕對比外食料理少二至三倍;再者,婦女從慢慢料理食物的過程中,也會把一天不愉快的情緒轉化於無形。

「外食餐廳總希望客人快吃、快走,炒一盤菜頂多花二十秒,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出一道菜,要訣就是高溫、多油,而在家中烹調,光爆香蔥薑蒜、洋蔥等辛香料,至少也要三十秒,所以重點不在『快』,而是全家人慢慢享用的趣味。」

當職業婦女迫不得已帶家人外食時,程安琪建議,不要找速食餐廳,盡量找「家庭廚房」式的餐廳,讓全家人猶如在自家餐廳般慢食、慢飲。「吃慢一點,便可少吃一點、少胖一點。」她強調,慢食是對身體最友善、最體貼的一種飲食方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