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境漫行

王岫 |2014.04.25
1400觀看次
字級
看山看海的環保海邊公園-潮境公園。圖╱王岫

年前,八斗子的海洋科技館落成試營運時,曾從基隆搭公車去參觀。海科館館舍和設施龐大,參觀完已近黃昏,只能趕緊打道回台北。

但已在館外八斗子附近的觀光地圖招牌上,看到「潮境公園」這個名稱,看來就在海邊岬角邊緣,圖上所示,又是一片代表碧草的綠色標誌,因此心想下次一定再來看看。

不久,看報導,荒廢多年的台鐵深澳支線,因海科館的成立而在最近復駛了。因此,趁天氣短暫晴朗溫暖的一天,就和老妻去瑞芳搭這條有悠久歷史的深澳線。

復駛的深澳線只有兩站,就是瑞芳和終點的海科館站,十分鐘就可到了。但這條小火車支線,穿過山壁和樹林,是一條美麗的軌道,它讓人感到,原來,到八斗子,也可以穿過樹林和隧道,不用途經擁擠和雜亂的基隆市區。

海科館車站,就位在海科館南側的小山林旁,只是一座沒有站務員看守的單一月台,旅客靠著一個柱狀悠遊卡刷卡機進出,但我想這大概是全台唯一以機關館舍為名稱的火車站吧!

這天,恰逢周一,海科館未開放,因此搭車前來遊客不多,車站只有少數人在拍照。但海科館倒在月台旁設了一個塑膠帳篷,有一位替代役男,坐在那供遊客諮詢。

於是向替代役男詢問潮境公園如何走法,及附近的餐飲景點等,就開始我們的漫步之行。

越過連接海科館的天橋,再行過長潭漁港,穿過平浪橋,就是潮境公園了,終於看到海天一色的美景和綠意盎然的草坪。這段路程,總覺得不管港名、橋名、公園名,不僅有「水」意(潭、浪、潮都是水字邊),也有涵義||漁港最好如潭深,來到漁村橋前的波浪,最好平穩不興;至於潮境兩字,更有學問,據說是溫、寒兩洋流交界,形成表面和深層海水的交換,培育了大量浮游生物,也蘊育了許多溫游魚類,使得這裡成為漁獲豐富的漁場。

對海洋知識外行的我們,只能享受這片緊臨岩岸海邊的芳草碧連天,在這裡眺望算近也算遠的碧藍海色,總讓我覺得不輸去年遠征到北海道極北的利尻島和禮文島,因都是在岬角地勢,看海天一色,特別感到寬闊舒適。故潮境公園一角的人行步道旁,有許多文人賞海看景所寫的詩碑,多以草書書寫,更顯看海時的恢宏心境。

潮境公園,以環保再造聞名。這裡原來是八斗子垃圾掩埋場,本是一片塵土飛揚,加上垃圾車進進出出,自是髒亂無比。但如今卻掩埋填土成為平整的人工海岸,再加上隨著海科館的興建,政府以大量經費挹注規畫周邊建設,這裡現在已成為八斗子的祕密花園。潮境公園,許多設備措施,都是環保再生的,像海邊木製欄杆,是用回收塑膠再製做成的;公園裝置藝術用的魚眼睛作品,是用漁民廢棄的浮球做成的,不僅天然,也頗具自然生活意義。

當然,沿著車道,也衍生了一些看海的餐廳,有餐廳可一邊休息喝咖啡,一邊看山、看海、看點點漁船,自是優雅和便利之事,但也希望這些餐廳,不要帶來過多的喧囂。

走到停車場,已算是岬角最北方,我們慢慢要走回海科館車站了,半天的觀賞海天一色和浪拍礁石、山巒秀麗的景色,頗覺心頭舒適,也為這座北海岸上環保的潮境公園感到一番欣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