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自盛京(瀋陽)遷都燕京(北京),順治皇帝即位於武英殿,告祭太廟社稷,成為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
文/陳俊光
清廷自盛京(瀋陽)遷都燕京(北京),順治皇帝即位於武英殿,告祭太廟社稷,成為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
他六歲登上王位,在強勢獨斷的叔父多爾袞,與務實的寡母孝莊文皇后教導下,羽翼逐漸豐滿;年至十四,叔父多爾袞去世,才開始親政。期間隱藏的各種矛盾錯綜複雜的情勢,彼時頓時浮現,他逐一平順後,方集大權於一身,成為名副其實的大清皇帝。
順治帝的人生十分短促,二十四歲時就匆匆辭世。其人生雖短暫卻不平淡, 他是位奮起學習、勵精圖治的帝王。曾自述:「年至十四,九王(多爾袞)薨,方始親政。閱讀諸臣奏章茫然不解,由是發憤讀書。每晨牌至午理軍國大事外,即讀書至晚,然頑心尚在,多不能記。逮五更起讀,天宇空明始能背誦。計前後讀書讀了九年,曾經嘔血。」
這是他辭世前一年所言。他傾力讀書,並學以致用。尤其膺服孔子,並號召臣民尊孔讀經,提倡忠孝節義。親政後的隔月,即遣官赴孔子故鄉祭祀孔子,親率諸王大臣對孔子像行叩禮。
順治帝崇文興教,傾心漢化,使滿人融入漢人的世界,緩和了兩者間的對立。在學習漢文化過程中,他亦傾力學習書法,其字與歷代皇帝相較,並不遜色。其〈行書論桐文〉(上圖)立軸,字跡筆筆中鋒,遒勁有力,點畫圓潤,有鍾繇的高古、王羲之的飛動、顏真卿的厚實以及東坡居士的豐腴寬博,是一件水準頗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