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當年在菜市場口前做生意(開柑仔店),因他做人忠厚老實又溫文有禮,所以廣結善緣,深得人心。
他把店口周邊以非常低價租給攤販做生意,那些攤販還會幫他注意顧客手腳有無不乾淨,因為店內外販售的食品雜物太多,菜市場人潮雜亂無法完全兼顧,所以守望相助。
阿公和阿嬤兩人一手打拚的生意,因為是老店,大家買久都有了感情,所以阿公薄利多銷不偷斤兩,知道人家環境境清寒,還會少算錢、多斤兩,如果忘了帶錢會讓人先帶物品回去,不留借條和記帳,也不會向人硬討貨款,他相信有人情味公德心的還是大有人在。
遇到化緣的師父和乞討的人,阿公總是無戒心施捨一些錢援助,及時救助,他說錢再賺就好。
碰到廟會神明慶祝做醮拜拜,阿公都會共襄盛舉略盡微薄之力。
里民活動需要贊助物資也會出力出錢,他認為店的生意生活夠用就好,有能力就應該幫助別人。
如今阿公已經九十多歲,雖行動不便,但耳聰目明,都還認識來看望他的人。
柑仔店由舅舅傳承接手依舊保留營業,看見每日來店買東西還兼探望阿公的人,那份溫暖的情感驗證積善必有福報呢!
俞翠華(高雄市
/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