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東詩舍」是座安靜素雅的日式建築。
圖/記者郭士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文化部推動「詩的復興」,決定將台北市齊東街日式宿舍兩棟閒置的歷史建築修繕完成後,轉化為「齊東詩舍」,預計七月啟用,獲得成霖企業董事長歐陽明慨捐五千萬元,將連續三年推廣詩的創作交流,作為愛好詩的民眾齊聚所在。文化部長龍應台昨日表示,台灣詩人豐沛的創作能量,本來就為華文世界所看重,「齊東詩舍」未來將扮演詩的復興堡壘。
台北市濟南路二段的「齊東詩舍」,是座安靜素雅的日式建築,光復前是日本文官宿舍,光復後曾是前空軍總司令王叔銘的住所,文化部重新利用歷史建築,引入民間活水,透過企業家的捐款,支持詩歌創作,未來將成為愛詩人的空間。
昨日包括詩人管管、張默、陳黎、鍾喬等人齊聚一堂,表達對於「齊東詩舍」的期許。管管說,一個國家、民族沒有詩,靈魂就會寂寞,他很高興看到「齊東詩舍」的出現。
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文化部雖有國立台灣文學館在台南,但是一直有點小遺憾,在台北要透過文學館親近文學,力道不足,藉由「齊東詩舍」可做為詩的堡壘。
龍應台表示,文化部「詩的復興」計畫,從詩人新秀的培育計畫「詩的蓓蕾獎」、讓詩人充電的「海外流浪」計畫、到為詩人搭設舞台的「台灣詩歌節」,及讓台灣詩人走上國際的「詩的翻譯」計畫等,有系統地為台灣詩壇注入新能量。龍應台強調,詩是台灣的優勢,「齊東詩舍」將成為推動詩的復興計畫的出發點,也是台灣文化真正力量所在。
歐陽明說,「年少來不及做文青,年長作文老也還不錯」,能為社會盡一點力,他感到很幸運,「詩是生活的一部分,文字不是屬於貴族,文字是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世界。」「齊東詩舍」七月啟用,開幕首檔將由台灣文學館策畫「詩的手跡特展」,呈現詩人原始「爬格子」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