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卡爾(一八八七~一九八五 Marc Chagall)的畫,雖然反映了和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及表現主義的近似性,但那種幻夢般的繪畫語彙與怪異的空間思維,卻明顯是他個人最突出的風格。
夏卡爾的畫幾乎都是一種過往的回憶,回憶他俄國的家鄉、親人和風景。
一九四四年夏卡爾慘遭喪妻之痛,畫風隨之迭變,男與女的倩影幻像增多,但都飄浮在空中,猶如逝去的風和記憶,消失在天際的遠方,無處可追尋。
一九四九年夏卡爾第二次旅遊地中海,為地中海那深邃的海藍,和深湛的天青神秘色彩所著迷,開始大量使用奇妙的藍色,舖展所有的畫的主旋律,一方面想藉由藍色的空曠幽遠,和帶著神一般的聖潔之水的幻境,想昇華並洗滌他喪妻的悲痛;一方面又想借住藍色地中海面的澄淨之鏡,映射亡妻的倩影、網住那遽去的愛情。
「有花的靜物」,正是這種地中海「藍色憂鬱與牽掛」情緒中完成的一幅追憶亡妻的澄淨之鏡。
畫中出現夏卡爾和妻子的擁抱,在皎潔月色的聖光洗禮下,愛情被昇華為一種超脫凡俗的聖境。
瓶花飾著紫和黃,透著背景的月色逆光,泛發著水晶般無瑕的出塵之輝照,在綠色和藍綠色葉片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寂美,左下白色和平鴿堅定的雙足護衛在瓶花旁,和右下的水果盤靜默地呼應。
桌子和形單影隻的椅子是夏卡爾自從喪妻之後的家中景況的陳述,整個畫面像是個祭壇,夏卡爾藉由上色上彩的無言畫面,默念愛妻的名字,千遍萬遍。
夏卡爾迴避了傳統白色祭壇所可能帶來的恐懼感和傷痛回憶感,卻巧妙地運用地中海藍搭配白色,搭配月照下的聖潔出塵的光,成功地將藍色憂鬱與藍色牽掛的悲調,轉而為一曲滌濾的聖歌,昇上高聳天際的雲端,消失在無垠彼岸的蒼茫之中。
夏卡爾一直到他辭世,都一直畫著這樣的題裁,寓意愛妻都不曾離開他。藝術家真是天之驕子,任何生命的創傷與挫折,都可以藉由畫筆揮去陰霾、超離苦海,但平凡的俗子眾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