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生活學--活字版印刷 藉文創拓新局 郭士榛 |2014.03.31 語音朗讀 24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日星鑄字行的鉛字,展現漢字文化之美。 圖/誠品提供日星鑄字行的鉛字,展現漢字文化之美。 圖/誠品提供日星鑄字行老闆張介冠,示範造鉛字。圖/誠品提供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數位時代來臨,電腦印刷快速又便捷,讓人們早已忘記,二十年前的「閱讀」是靠活字印刷,速度慢、充滿油墨味。民國八十五年至九十年間,因電腦的衝擊使得台灣的活字版印刷紛紛歇業,台灣僅存的一家「日星鑄字行」,老闆張介冠堅持不退,他期望在文化創意引領下,傳統鑄字也能翻轉成最美的文化公共財。 碩果僅存 全台一家 「日星鑄字行」歷經四十二年的風雨至今,靠著一位鑄字師傅、七台鑄字機、銅模,以火鑄造鉛字,為印刷歷史及漢字文化的發展留下見證。張介冠說:「印刷是種複製的工作,需先要有銅模才能生產出鉛字,而日星鑄字就是生產印刷產業最上層的鉛字,否則印刷產業不會生存。」 「日星鑄字行」自一九六九年創辦至今,活版印刷產業歷經曾一天鑄字十萬字的全盛時期,到一九八○年代電腦排版印刷興起後,活版印刷沒落,二○○○年台灣最大的「中南鑄字行」也停業,許多客戶問張介冠「日星」何時吹熄燈號?張介冠則誇下海口,「只要台灣還有一家需要活版鉛字,日星就繼續營業。」為堅守信諾,張介冠不顧家人反對堅持下來。 留傳千年 最美文化 民國九十七年間,張介冠深思留著這個不合時代的產物,究竟能為台灣做些什麼?「鉛字就是漢字,是留傳千年最美的文化」,有此念頭後,張介冠認定做自己有能力的事,他想為台灣建一座「活版工藝館」,希望能保留下這些活版印刷的珍貴資產,供日後的人參觀,認識了解台灣活版印刷的發展歷程,及目前所留存最完整的正體中文鉛字。 活字字型 打樣復刻 近年張介冠成立「台灣活版印刷文化保存協會」普查活字字型,計畫打樣復刻,並引進電腦數值控制技術刻造正體中文銅模,希望永久保存。本來是張老板一個人默默做,有一天「蘑菇」設計公司也有興趣加入,便在網站上發起復刻計畫,號召年輕人加入,一起修復字形、文字建檔。 為了保存、推廣鑄字,日星透過舉辦工作坊、培訓課程與招募志工,讓更多人看見漢字文化的美。「鑄字行除了需要將這項技術與資產保留下來外,影像與檔案資料的建構,更是十分重要。」張介冠說。 近年積極搶救活字印刷聞名的「日星鑄字行」裡,保存有歷史古味與手感的機器、陳設與工作情景,張介冠說,文字是一種文化的載體,所呈現出來的姿態是一種文化層面,每一個文字都有它的獨特性和意涵,用心去理解每一個字,都會展現出漢文字的力與美。「透過漢字的書寫狀態、筆順的運力,讓我們從中了解到漢民族的中心思想與美學素養,這些都是電腦字體所無法做到的。」 張介冠說,現在力量有限,僅能一步步、穩穩的慢慢走,所幸原本從事電腦業的兒子張建暉已放下自己工作,回到「日星」陪伴父親,一起承攬起日星鑄字行的未來發展,他希望藉由文創發想,再尋求外界的力量與聲音,一起保留華人最重要的漢字文化與傳承鑄字技術,成為重要公共財。 張介冠小檔案 日星鑄字行經營者。十七歲進入印刷產業,十九歲開始協助父親經營鑄字行,帶著日星走過艱苦的日子,不願放棄,是他對於漢字文化的堅持。 前一篇文章 《八月,在我家》八點檔搬上舞台 下一篇文章 藝訊 熱門新聞 01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2【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3【朗朗晴空】無住心者是佛心2025.07.2004【夏日輕旅】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2025.07.2005ESA新任務 從太空幫森林稱重量2025.07.2006醜卻重要物種 應打破保育偏見2025.07.2007【詩】星紅仙人球2025.07.2208【書市隨筆】《表裏京阪》日本雙城文化探索2025.07.2009【詩】戀戀古城2025.07.2310社論--撕裂的人心如何縫補2025.07.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王金櫻如今唱戲為藝術王心心再創南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