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這個地名的由來眾說紛紜,其中流傳最廣的有以下四種:
由「紅香爐山」一名演變而來。據說清初在銅鑼灣海旁有紅香爐從海上飄來,於是村民便在沙灘上建廟,廟後的小山便被命名為「紅香爐山」,由此演變成「紅香爐港」,後簡稱為「香港」。
來源於芬芳的港口。香港早期常有外國商船停泊,水手們上岸見遍地芬芳的野花非常高興,就把這個地方稱Harbour Fragrant(意為芬芳的港口)於是被譯作「香港」。
來源於一條小溪。據說在香港附近有一山溪,是行船者喜歡汲取的溪水,被稱作「香江」,其入口的港口被稱作「香港」,而全島也被叫作「香港島」。
與「香木」有關。香港在明代至清初盛產香木,名叫「莞香」。種香及製香盛行一時,不少人以此為生。產品先運往九龍的香步頭,然後運到石排灣,再運往到廣州乃至江浙一帶。運香木的海灣被稱作「香港」。以後香的種植業衰落,而香港這個地名一直被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