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語「地唎瑟尼那」,梵文dha???in?,古漢譯為「劍」,今漢譯為「光芒」,延伸的句譯上有「勇猛者」的意思。
咒語「地唎瑟尼那」,梵文dharsnina,古漢譯為「劍」,今漢譯為「光芒」,延伸的句譯上有「勇猛者」的意思。
此外,「地唎瑟尼那」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和《水陸道場法輪寶懺》的記載,是降伏一切鬼神魍魎的「寶劍手」真言,而相關的《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則有寶劍手的修法記載,經文言:
若欲降伏魍魎鬼神者,應修寶劍法。其寶劍觀自在像,莊嚴相好如上無異。唯右手執劍令豎,左手當腰上,以大指押地水甲,火風並豎。其印向身安之。畫像已。印相右手大指押地水甲,火風並豎即成,左轉三匝。
引文中,「寶劍手」所言之「寶劍」是降魔的利器,也是菩薩慈悲的示現,《大悲心陀羅尼經補注》詳言:
寶劍者,征戰防禦利器也。不動明王執劍降伏四魔,大聖吉祥振慧劍,令破壞眾魔三昧。菩薩本願慈悲,執持寶劍,表降一切鬼神。
因此,「寶劍」除了是降伏一切魑、魅、魍、魎之眾鬼神的堅利武器外,據經疏中的記載,菩薩手中亦有以般若為鋒、以金剛為猛燄寶劍,故能令眾生出離生死,破無明、煩惱。因此,菩薩的寶劍是一把能令有情明辨正法、解脫生死輪迴之劍。
另外,就此處題記文「此是寶幢菩薩手持鐵叉是也」,內容主要出自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和《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二部經典,題記中,菩薩「寶幢」之名有「摧邪顯正」、「豎法如幢」、「尊上為寶」之意,而且寶幢菩薩善以大慈悲、大智慧善施教化眾生。
經典記載中,「寶幢菩薩」是華嚴五會兜率天宮中妙金剛世界的大菩薩,而且常住阿於?佛剎精修梵行。
至於此處版畫,筆者認為主要是依題記中之內容而造,所以,我們在版畫中可以看到雲端中有一位雙手持鐵叉的菩薩,因此,題記與版畫有同質關係,不過卻與咒語的關連性不大。
雖是如此,版畫中菩薩手中的利器讓我想到禪師曾在機鋒中問學僧,文殊伏劍殺佛,且道文殊見有佛可殺不見?
殺佛?殺我?這是禪師要我們泯絕執持的展演,答與不答都是兩難。
也許,菩薩的利器是三尺青霄外的雪光,也許,菩薩的利器是寺郊外人間凡花的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