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之旅】魂縈夢牽的梅縣原鄉(下)

邱秀堂  |2014.03.19
2537觀看次
字級
邱秀堂(左三)與王澤(左二)尋訪梅縣白渡鎮創樂村仰松丘祖祠後與丘國團(右三)等當地族親留影。圖/王澤
邱秀堂與王澤來到全姓丘的創樂村村委會。圖/王澤
宋湘故居,橫額掛的是「太史第」,門聯「賦梅世第編竹元家」。圖/王澤

行過曲曲折折的小徑,不到半小時看到創樂小學後,即來到全姓丘的創樂村村委會。接應我們的是丘國團先生、丘春榮女士,他們是父女。

丘國團老先生專研地方史,他帶來所修的厚厚一本二○○八年《中華丘氏大宗譜》擺在桌上,當翻到仰松派下的頁面,眼前出現遷台族親的大名,我高祖、我曾祖父之名亦在其中,記憶中與美崙祠堂內的祖先牌位所列名字雷同,讓我大為驚喜。可惜未見到我祖父之名,頗有些失落,然而對於前輩鄉賢修譜的壯舉,萬分欽佩。
確認我高高祖仰松派下無誤後,立馬有族親來接我們去仰松派下的祠堂。車陣走過蜿蜒的鄉間小路,兩旁盡是竹林、香蕉樹,不多久,車停在黑瓦、泥塊的破落矮房前,眾人下車沿著石梯拾級而上,踏過以正體字寫的橫幅「吉星高照」山門,眼前立即出現白牆黑瓦的樸實「河南堂」(丘)祠堂,先映入眼簾的也是正體字寫的對聯:「惟讀惟耕乃人生之正業   盛時盛世亦郅治之光天」創樂村同是仰松派下的祠堂寫的是「河南堂(丘)」,而我台灣屏東美崙的祠堂是「河南堂(邱)」。丘與邱二字,讀音相同,筆畫卻不同,「丘」字右旁加上個「耳」邊,變成了「邱」,據考證是因為清朝雍正皇帝為避諱至聖先師孔子(名丘,字仲尼),因此下了道諭旨令,將「丘」改為「邱」。

相迎我的祠堂內祖先牌位上,果然有以金箔字寫著遷台已過世族親的伯公、叔侄大名,然而跟族譜一樣,在我曾祖父文昌公之後,卻未將已過世祖父來發公之名列入,感到稍許遺憾外,也因為趕著來此參訪祠堂,在創樂村村委會招待我們品嘗的柚子,我連一片都來不及吃,非常懊惱。事後,我問王澤,柚子甜不甜?王澤回:甜!

柚子,是創樂村的名產,而我美崙老家的果園,從小記憶中,都種滿大白柚,直到老欉逐漸凋零,近年才全面改種椰子與檳榔。曾問過家母,我們家何時種大白柚的?八十四歲的媽媽說,打從她嫁來美崙村就有,但正確年代已不可考。莫非前世基因已深植在邱家的血液中,連種的植物也傳承?

在同行一片讚美仰松派下祠堂風水好的當下,我們離開創樂村祖祠,到鄰近的象湖村拜訪宋湘故居,進門橫額掛的是「太史第」,門聯「賦梅世第   編竹元家」。建於明嘉靖年間的宋湘故居,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參觀了三堂二廳二廊掛滿被封為「嶺南第一才子」宋湘的詩、書法與許多相關文物的展示,實在不虛此行!

中午,鄉親安排在白渡鎮「宋湘文化公園」旁的餐廳午餐,上桌的有梅菜扣肉、釀豆腐、豆豉蒸排骨與炒牛肚等,都是我愛吃的客家風味。席間得知丘國團耆老,正是一月一日當天生日,在敬酒聲中,我悄悄離座到櫃台埋單。滿桌子的菜色,我們十一人共吃了人民幣六三六元,我給了七○○元。慈祥的老闆娘笑著退還我一○○元,她不但不收小費,連零頭都免。啊!可愛的鄉親。

須臾的梅縣白渡鎮創樂村尋根之行,彷彿是一場夢!創樂、和里前世的魂縈,應是我美崙仰松今生的牽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