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四十五歲音樂老師,近來密集集訓學生參加比賽,每天教導示範拉小提琴,一個月下來,左耳突然耳鳴、聽力受影響,檢查發現聽力受損。醫師提醒,長期在音量大、噪音環境工作者,每隔一小時應休息五至十分鐘,減少對耳朵刺激。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表示,患者因訓練學生比賽、工作壓力大、睡眠不佳,尤其長時間拉小提琴,才會造成左耳受到傷害,對於頻率較高,例如女生說話的聲音會聽不清楚,且因工作繁忙,拖了許久才就醫。
開業耳鼻喉科醫師林義龍表示,不少處於噪音環境工作者,例如餐廳廚房油煙機聲響、工廠機器聲音、軍人打靶、夜店,或是年輕人經常戴著耳機聽隨身聽等,都可能造成聽力傷害。
林義龍說,通常一般講話或日常環境聲音的頻率約在零點五K-二K,但初期聽力損害,會先聽不到四K的尖銳、高音部分,例如傳統的手機、電話鈴聲;此時若無警覺,繼續暴露在噪音等環境下,就會導致繼續性傷害,日久連其他頻率的聲音也會跟著聽不太清楚;此外,年輕人戴耳機,若發覺聲音須愈調愈大,就要當心聽力已受到影響。
林義龍建議,工廠、廚房等工作環境,可戴耳塞或耳罩保護,但夜店等無法戴耳塞的工作人員或常戴耳機者,應隔一小時,休息五至十分鐘,減少對耳朵的刺激。
當聽力已受損傷時,讓耳朵休息是最好的方法,避免聽力問題繼續惡化,或在醫師指示下,使用促進內耳血管循環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