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親家

文/人間社記者黃俊雄 |2014.03.16
2848觀看次
字級
妙樂法師
陳嘉隆
戚品淑
陳秀美
陳秀連

文/人間社記者黃俊雄

上周福慧家園共修會,以「佛門親家」為主題,由佛光山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主持,邀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陳嘉隆伉儷、督導戚品淑伉儷、督導陳秀美、教師陳秀連為與談人。

妙樂法師指出,出家兒女的父母,可以和佛門師長成為「親家」。佛光山有一千多位佛門親家,他們展現般若智慧,拭乾不捨的淚水,支持摯愛的子女出家,邀請有圓、有賢、慧屏、慧知四位法師的父母,分享心靈轉折的心路歷程。

陳秀美談到慧屏法師的出家,有如水到渠成,民國八十年首度踏上佛光山,爾後在泰山禪淨中心參加青年團、當義工,短期出家後,常以佛法和大眾結緣,因緣成熟,就欣然剃度了。

慧屏法師出家時,大師問媽媽「孩子出家,安心嗎?」陳秀美歡喜說:「愛他,就愛其所選,放手讓他飛吧!」他是家中獨子也是長孫,阿媽沒攔阻,還勉勵他「凡事忍耐,勇於承擔」,姑丈受到啟發,戒除了二十年菸癮,表明自己的新生。

四十歲才入佛門的陳秀連老師,在慧知法師就讀佛學院期間,書信往返不間斷,她信中提醒孩子:「準備好了,就展翅高飛吧!老媽祝福你!」回覆的信中說:「會盡力學習,克服修道上的橫逆,具足出家豐沛資糧。」看到兒子追隨大師剃度,陳老師感動得流下歡喜的眼淚。

慧知法師出家前,曾任教國中八年,陳秀連自詡家中連同修三人,捧著同一個服務單位的「鐵飯碗」,如今兒子衣食無缺,沒失業煩惱,擁有一輩子的「鐵飯碗」。兒子出家後,她就和兒子以法相會,填補心中空虛,早晚課時,知媽媽都會誦〈為出家子女祈願文〉,替修行的兒子祈福。

戚品淑談到,有賢法師小學時,畏縮、孤獨,令人憂心,後來讓她到溫哥華讀書,成績突飛猛進,才找回信心。回國後在普賢寺加入青年團,參加公益之旅後,因緣成熟,圓滿出家心願。

戚品淑感念女兒度老爸入佛門,讓全家在佛道上成長。在本館常可看到賢媽,在4D劇院、大覺堂忙進忙出,賢爸也放下董座之尊,接駁遊客穿梭各景點。如今全家皈依大師,以佛光山為家了。

陳嘉隆認為有錢,運用不當是罪惡,因此希望留給子女信仰的資產。有圓法師不負父望,讓父親有「一子出家,九族升天」的榮耀。

陳嘉隆推崇大師,將佛光普照三千界,讓法水長流五大洲,大師以教育、文化弘揚佛法,懷著悲心改變世界,圓爸期望有圓法師能追隨大師的腳步,不斷提升自己。

妙樂法師認為,佛光山的佛門親家共同的特點是:對佛光山信任,肯定佛光山是正信的道場,發心護持大師推行人間佛教,願意將子女交給佛光山培養。日後也希望當子女的後盾,共同成長護持佛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