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鋼琴學子顧永鍇,個性樂觀、舉止大方,他用音樂為自己 打開一扇窗。 圖/顧永鍇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他,是輕微自閉症患者,卻用音樂打開一扇窗。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一年級學生顧永鍇,去年十一月中旬赴維也納參加第三屆國際殘障者鋼琴大賽,表現傑出,獲十八歲以下不分障別的A組第一名。
顧永鍇生長在一個溫暖的家庭,父親顧澤民任職總統府,媽媽葉靜霓自顧永鍇出生後即在家相夫教子,顧永鍇三歲半時在台大醫院被診斷出輕微自閉症後,為積極配合治療,開始家庭和醫院間奔波的日子。媽媽葉靜霓表示,雖然顧永鍇在語言的理解和表達以及社交能力會受限制,卻不影響他追求知識的動機和興趣。
在顧永鍇在未開始學習鋼琴時,即對老師播放的音樂反應強、記性好,他九歲開始學琴,媽媽說:「音符給了顧永鍇打開古典音樂瑰麗之門的鑰匙,讓他看到五線譜揮灑出的絢爛世界。」習樂至今,顧永鍇已經有多次上台演奏的實際經驗。高二下獲得和鋼琴家陳瑞斌同台四手聯彈的演出機會,卻在演出前因車禍骨折,顧永鍇仍克服困難打著石膏上台。
顧永鍇就讀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一年級,這也是該系首次招收自閉症學生。系主任徐家駒表示,在得知顧永鍇的情形後,系裡便即刻為永鍇安排合適的個別指導老師李偵慈,同學跟導師也都相處融洽,音樂不但安頓了顧永鍇的心靈,也透過這個密碼,顧永鍇找到了他和外界溝通的橋梁,也帶來了生命的樂趣和價值。
將情緒、感情譜成一首首小曲
葉靜霓表示,音樂不僅是顧永鍇安頓身心的媒介,他會將自己的情緒和感情寫成一首首小曲;像是他每天坐捷運通學,就會為每個捷運站搭配一首古典樂,例如淡水站是莫札特的小夜曲K525第二樂章。芝山站是顧永鍇接受治療時和小朋友活動的場域,他以聖桑作品《動物狂歡節》搭配。顧永鍇說:「當列車奔馳,我的腦海畫過長長的五線譜,美妙的樂音像星星般不斷地灑落。」
父母對顧永鍇的教養從不輕言放棄,也不一昧呵護,不厭其煩反覆教導。媽媽葉靜霓表示,扶養顧永鍇早期身心受煎熬,但隨著時間流轉,看著顧永鍇開心又開朗的成長,在他心中人生只有陽光面時,她的人生也寬廣起來。父親顧澤民則指出,孩子的未來只希望他能獨立融合在社會中、真誠和樂觀地與人和樂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