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休二日本該是抒解身心的好時節,煩惱又無助的許倩茵卻去找心理醫生訴苦。雖熱愛工作,能力也受肯定,但最近心情鬱悶,對同仁沒耐性,她每天都覺得很沮喪,甚至無緣無故的掉眼淚,感覺自己快被職場陶汰了。
「我想辭職,經濟狀況目前還許可,我就乾脆宅一陣子。」主管一聽許倩茵這麼訴苦,馬上勸她打消念頭,「遭遇到難題,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逃避,不工作更胡思亂想,這樣太危險了!希望妳可以先就自己的環境調適一下。」
教育訓練家楊逸軒發現,最近幾年,壓力不斷侵襲上班族,煩惱無處不在。原本「不識愁滋味」的職場新鮮人,隨著社會的複雜多元,情緒的困境四處蔓延:「真鬱卒啊!煩啊!煩到無法思考。」彷彿是這一代年輕人的無奈。
楊逸軒說,受到資訊影響,新世代愈來愈容易跟成功人士對照而自慚,「我是不是不夠討喜而人緣有問題?」,「我學歷太低,表現還不夠好!」,「月光光,存不到錢,買不到房!」壓力不解除,身體就無法恢復常態,如何解決現代焦慮?楊逸軒發現,許多衝突與情緒其實跟工作並沒有關係,但都全部被帶進辦公室裡,身心皆受衝擊。
他認為,辭職之前可以進行的「微鼓勵」包括安排短期休假,橫渡海洋去遠方最好,到沒去過的地方探索,旅行可以刺激腦下垂體分泌腦內啡,使人的心情變好。
第二個處方,是對著鏡子練習微笑,表現出開心的模樣,即便是作假,是演戲,或是勉強的,日久成習,心情也將大扭轉。每天進辦公室前,就深深吸一口氣,裝個笑臉,胸口鬆開,眉毛揚一揚,振作又興奮的跟人打招呼,最好熱情擁抱。「這行為影響情緒,刺激身體產生令人舒服、愉快的分泌物。」幾個星期下來,會有明顯的轉變,辭職的念頭也將會取消。
第三個處方是去逛街,多接觸藝文書香,既可調身又可調心,現在的書店多元設計,看看書,喝杯咖啡,生活可以變彩色。「保持運動,心情也可以轉變。」楊逸軒說。
化解苦惱8招
1.改變髮型或穿扮,使自己看起來神清氣爽,更美,更開朗。
2.把工作環境整理清爽,家電修理或換新。3.多和樂天派的人做朋友,幽默又機智,累積正面能量。
4.凡事計劃,懂得變通,有些事情不值得力求完美;有些事情必須妥協、折衷。
5.每天做最喜歡的事情,留給自己片刻寧靜,試著放鬆肌肉做深呼吸。
6.對人生百態不妨一笑置之,處之泰然。
7.感到四周聲音過於吵雜時,可戴上耳塞求清靜。
8.洗個熱水澡鬆弛情緒,睡眠充足,遠離燥動與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