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世界運動會在高雄開幕,環跑式焰火在主場館上空璀璨綻放,沸騰人心。當激情消褪,這座國際級場館轉為沉靜、冷清,不斷有「蚊子館」的質疑。
當年請來知名的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贏得多項「第一」榮耀;只是,再多「第一」的光環,都掩蓋不了如今的落落寡歡。
樹德科大助理教授劉永元說,國外奧運等級的大型運動場賽後幾乎都成為職業運動基地,韓國首爾蠶室綜合運動場等,都藉頻繁賽事、食宿及周邊商品建立商業規模,撐起場館營運。他說,相較之外,國家體育場顯然陷入「跛腳」的惡性循環,亟需解套策略。
正對面是香火鼎盛的北港朝天宮,有「全國第一貴蚊子館」之稱的雲林縣北港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啟用後,攤販廠商發現露天市場的生意比在建築物裡頭的好,市場逐漸空了下來。高雄小港貨運園區沒有企業埋單,已成為一望無際的西瓜田,這些都是令人詬病的蚊子館。
相對的,也有愈活愈好的例子。南投鹿谷凍頂茶藝文化中心設置冠軍茶形象館,安排文化表演與研習場,網羅鹿得過特等獎的茶農在茶席館設櫃銷售,提升品牌形象。
空軍接收P-C反潛機,屏東航空3站將變身P-C反潛機的指揮區,成3為台灣長程反潛的重鎮,若無產業進駐,將轉型為小型賽車場。
新北市淡水區漁人碼頭「滬水一方」藝文空間提供展覽、活動、會議等,且秉持設立初衷,做為北海岸人文藝術資源平台。左鎮區農會整建為「農民市集」,後棟原菜寮辦事處大樓,由「芒果加工廠」進駐,活化再利用,農民將有生產履歷及吉園圃認證的農特產品,經過包裝後再出售。
「襪子的故鄉在社頭,好襪在織足藏樂館」,每到假日,遊覽車一車接一車,館內爆滿的遊客,人手一袋新潮科技襪,樂得駐館內的業者,也讓在地觀光產業跟著沾光。
台灣菸酒公司嘉義酒廠轉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歷史建築保留包裝工廠、酒桶等工業遺址,以「酒文化產業」為基礎,結合南部傳統工藝、當代藝術,推廣地方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