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 甲午大事紀—宗教篇(中國)

余遠炫 |2014.02.24
2673觀看次
字級

中國從漢代開始,以干支紀年。也就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順序組合起來紀年。從甲子、乙丑、丙寅等一路排列,從一甲子到一甲子,需要六十年時間,同樣道理從一甲午到一甲午,也是要六十年的時間。

 西元後的第一個甲午年是西元三十四年,也就是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年,道教始祖張道陵在這一年的正月十五日出生在浙江省的天目山,據說他是劉邦的軍師張良的後人。

 張道陵七歲時就讀通《老子》,年長進入太學就讀,二十六歲時擔任江州令(重慶地方官),後來棄官修道,並落腳在龍虎山,煉丹傳道。因為濟弱扶困,幫助鄉人,張道陵組織道教,並被尊為第一代張天師。

 張天師出生的三百年後,亦即西元三三四年甲午年,佛教淨土宗的大宗師慧遠和尚出生了。此時正是魏晉南北朝的戰亂時期,佛教從東漢年間傳入中國後,到了魏晉南北朝逐漸興盛,安慰了飽遭戰禍的不安人心。慧遠和尚本姓賈,出生於雁門樓煩(山西原平縣),原本從范宣子學儒,後來跟隨道安和尚習佛,成為淨土宗初祖。他被比喻成為「佛教界的孟子」,對佛教的傳播有相當的貢獻。

 中國佛教盛衰的原因跟戰亂有關,寺廟因為民眾虔誠信奉,香火鼎盛,擁有土地與僧眾,也因此引起皇帝眼紅,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與唐武宗,就曾強逼僧侶還俗,沒收寺廟土地金錢,稱為「三武之禍」。西元五七四年甲午年,北周武帝宇文邕下令滅佛,禪宗聖地河南少林寺遭毀壞,直到六年後北周靜帝時重新恢復。

 西元七五四年甲午年,唐玄宗天寶十二載,唐朝一代高僧鑑真和尚應日本遣唐使與日本官方邀請東渡日本傳授戒法。鑑真和尚前五次渡海未成功,這次總算歷經千辛萬苦來到日本,並在奈良東大寺傳戒,為日本佛教建立戒律制度。歷史上的甲午年雖然戰爭頻仍,卻在黑暗中看見一盞明燈。

 (相關內容在下午三點警廣F M104.9頻道《一點新樂園》節目同步播放,歡迎收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