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說字趣】坡者,土之皮

沈淦 |2014.02.24
3524觀看次
字級

北宋宰相王安石認為,漢字的音與形蘊含著萬事萬物之理,因此他花了大量心血撰寫了一部二十四卷本(一說二十卷)的《字說》。書中對字的不少解釋如:「五人為伍」、「分貝為貧」、「二戶相合而為門」、「訟者,言之於公」等,以會意解字,與清人「因聲求義」的方法暗合,對訓詁學的發展有一定貢獻。

 然而,王安石於形聲字不能辨別,而一概用會意來逞其臆說。這種隨心所欲、任意發揮的說字方法,與拆字如出一轍,宋人在野史筆記中,如羅大經的《鶴林玉露》、徐慥的《漫笑錄》、邵博的《邵氏聞見後錄》等,對此均有記載,連《宋史‧王安石傳》也說這部書「多穿鑿附會」。

 除此之外,王安石所注釋的《詩經》、《尚書》、《周禮》等文化典籍,被稱之為《新義》,他當政時,「一時學者,無敢不傳習」這兩部書,甚至主考官也專門用《字說》與《新義》作為標準來錄取考生,連孔子的《春秋》也被廢黜,不得列於學宮。

 可惜隨著王安石變法的失敗,連《字說》也成為禁書。結果,靠行政命令頒行天下、靠政治力量強制推行的這部書,終沒能流傳後世。

 然而,《字說》的一些殘篇斷章,卻往往作為笑料,被後人記載下來。

 王安石「篤」字的解釋是「以竹鞭馬」。果然有道理,你想,以竹為鞭,抽打在馬背上,怎會不發出「篤」、「篤」的響聲呢?可是蘇東坡卻問他:「以竹鞭馬為『篤』,不知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原來,據清代大學者、著名文字學家朱駿聲考證,古時候的「笑」字:竹字頭,下面是一個「犬」字。北宋時期想必也是這樣,對於蘇東坡的質疑,王安石只能是啞口無言了。

 可是蘇東坡並不罷休,又問王安石,我這個東坡的「坡」字,是什麼意思呢?王安石滿有把握地說:「坡者,土之皮也」(明‧馮夢龍《古今笑史‧塞語部》);蘇東坡笑嘻嘻地又問:「那麼,『滑』者,就應該是『水之骨』囉?」王安石又一次張口結舌。

 還有一次,蘇東坡大概不是當著王安石的面,而是與幾個文友閒聊吧,調侃《字說》道:「鳩字以『九』從鳥,也是有根據的。《詩經·曹風》中有篇《鳩》,開篇就說:『鳩在桑,其子七兮』;既然有七個孩兒,再加上爹和娘,不是恰好九個嗎?」

 八、九百年後的清末民初,廣東新會出了個著名的外交家伍廷芳,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是近代中國的第一位法學博士。他雖然知識淵博,卻不搞尋章摘句,更不願一頭栽進故紙堆裡做考據的學問。

 尤其,他最討厭那些「呆頭呆腦的詩人和好以文墨誇耀的文士」(陳此生《伍廷芳軼事》)。偏偏他的下屬、財政部的一位祕書,最喜歡研究小學。所謂「小學」,通常是指研究文字、音韻、訓詁的傳統語言文字學。你喜愛、你研究倒也罷了,只要不影響本職工作,你大可以喜愛,大可以研究。可是,這位祕書先生和人家談天不到三句,就開始賣弄他的文字功夫。

 有一天,他又在喋喋不休時,伍廷芳笑瞇瞇地問:「你一股勁地鑽研小學,究竟有什麼意思呀?」

 祕書先生眉飛色舞地說:「實在太有趣了。比如說母親的『母』字,外面那個框框本來是從『女』字轉化過來的。內裡多加了兩點,是女子的乳房,意思是,女子有了乳,能夠哺育小孩子了,不就可以做母親了麼?」

 伍廷芳連連點頭道:「哈哈,我知道了!怪不得這個父親的『父』字,上面是個『八』字,下面的那個『乂』字,指著四個方向,做生意的人就把它看作『四』字。上下合攏起來,就是『八四』。你想,一個男人,到了八十四歲,還不該做老子嗎?」

 那位祕書先生,被伍老先生用歸謬法這麼一調侃後,估計和王安石一樣,總是少不了幾分的尷尬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