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養老院是苦是樂 端看心態

謝碧嘉(桃園縣/自由業) |2014.02.21
2206觀看次
字級

 台灣步入「高齡社會」,老年化成為趨勢,因應這股潮流,到處都在興建安養中心,希望老有所終。

 老人住養老院,一般都很排斥,尤其鄉下地方,子孫會被認為不孝,這也是最難突破的心結。

 監察院長王建?曾投書「賣房子住養老院,快活的不得了」。從王院長的描述,住進「優質」的養老院,等於到天堂享樂,觀念是正確的,但想達成「老有所終」的心願,必須具備幾個前提。

 第一要有房子,才能夠賣屋換鈔;若沒房子,存款要足夠,金錢代表享受的階層,養老院設備良窳,如搭經濟艙和商務艙的等級,這就提醒我們,要先存夠老本,才有資格談條件。再者觀念不可古板,住養老院是喜樂而非被遺棄。

 友人是獨子,子女還小,適逢喪偶之痛,必須工作養家。他建議父母住進養老院,母親到處宣傳指他不孝,讓他飽受批評,只好繼續忍受。

 我應宗教團體之邀,定期前往養老院探視,除了送禮、表演節目,也趁談心的機會,了解老人的情緒和想法。養老院形形色色,有人快樂,有人愁眉苦臉,端看自己的心態。

 你我都會老,是否住進養老院,這議題無需避諱,若想老而無憾,或許可以提早作準備。

 謝碧嘉(桃園縣/自由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