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日本動畫《進擊的巨人》在世界很多地區爆紅的原因,是有計畫鼓勵創作優良作品,縝密評估市場需求,加強行銷策略。
某天看到小學生背著印《進擊的巨人》的「自由之翼」圖案背包上學,真想跟這位小學生的家長說,雖然《進擊的巨人》反映現實社會權力結構腐化問題,但有很多不雅畫面,成人看了都會被嚇到,更別說是小孩,實在不宜。
常有人用「精神糧食」字詞形容創作對人心的影響,台灣該做好這幾件事,減少不良作品產生的負面影響。
台灣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訂定《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管理辦法》,對藝文作品內容分級,期待明訂標準,確實分級,別再出現電視台播美國影集《X檔案》標示保護級,卻呈現肉品加工廠殺害人頭畫面。
期待教育體系及家庭透過討論、篩選作品過程,讓小孩了解作品製作及呈現的限制,並深入思考內容反映的價值觀,避免看完內容不符實際生活的電視偶像劇後,出現感情觀念偏差情形。
在台灣要成為職業創作者不易,有人為向家人、親友證明可透過作品,得到穩定且收入,足以養家餬口,只顧迎合閱聽人,內容極盡色腥膻,用盡花招宣傳,吸引人氣,卻忽略作品對人心的影響。
張子陽(新北市/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