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最近天氣多變化,心肌梗塞病例爆增,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葉漢根研究發現,許多民眾劇烈胸痛時缺乏病識感,延遲就醫,即使醫護人員努力為病人存亡與時間賽跑,仍是事倍功半,這項論點獲國際醫界認同。
「心肌梗塞就像房子著了火,愈快處理,損失愈少」,不過葉漢根醫師歷時四年、以五百多名病例對照研究,發現醫院即使在衛福部規定的九十分鐘內搶時效救人,心肌梗塞死亡率並未明顯降低;他們對這個奇特現象深入探討,原因在於病患從病發到送醫這段時間延誤太久。
「只有決戰於院外,才能搶得救命先機。」葉漢根說,民眾出現胸痛、盜汗等心肌梗塞症狀時,常以為忍忍就過了,特別是中風、糖尿病、洗腎等痛覺不敏感患者,已經沒力、喘不過氣、意識不清,仍一忍十幾小時。
他指出,男女罹患心肌梗塞的比例為百分之八十五比百分之十五,但女性死亡率反而是男性的一倍,這說明傳統女性凡事愛忍耐,反而因而喪命。
葉漢根認為,衛福部形成決策,由醫療院所下鄉衛教,讓民眾對心肌梗塞提高警覺,才是杜絕心肌梗塞的有效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