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後期齊國相國晏嬰,不但治國有方,成為管仲之後的傑出政治家,也是擅長外交辭令的優秀外交官。雖然晏嬰身材矮小長相醜陋,時常成為諸侯國故意嘲弄的對象,但他隨機應變的機智反應,常常讓嘲笑他的人反而無地自容,不敢輕視他,孔子因此讚美晏嬰:「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齊國當時國力中衰,需要跟一些國家結盟,避免遭到攻擊,齊景公因此常派晏嬰出使楚國。
當時的楚國君主是楚靈王,當他知道齊國派晏嬰使楚時,就命令守城門的人不准開大門讓他進城,只能開小門,楚懷王想藉機羞辱他。
晏嬰一行人到楚國時,被要求改走小門,晏嬰便對守城的人說,出使大人之國就走大門,出使狗國就走小門,楚國是狗國嗎?楚靈王知道以後,便讓晏嬰從大門進城。
來到楚王宮殿,楚靈王見到他又故意當面酸他說,難道齊國沒人才了嗎?齊國怎麼會派你這樣的人來楚國?
晏嬰不疾不徐的回應,齊國人口多到衣袖遮一遮就成蔭,把汗揮一揮就變成雨,臨淄城的人摩肩擦踵,人口多、人才也多。但齊國有個習慣,賢明的人就出使到賢明的國家,不肖的人就到不肖的國家,我最不肖,所以就來到楚國了。
楚王連出二招,?被晏嬰輕鬆化解掉了,但楚靈王還準備了一招,就在賓主歡宴進行一半時,突然押解一名犯人進來,罪名是偷竊。
這個犯人是齊國人,楚靈王還假裝生氣的說,齊國人竟然跑到楚國來偷竊,難道齊國人生性就是小偷嗎?
晏嬰趕緊從席座站起來回話說,橘子生長在淮南,過了江水種在淮北就變成枳,又小又難吃。這個犯人在齊國人不犯偷竊罪,到了楚國卻犯偷竊罪,楚國的風土竟然讓他變壞,難以置信啊!
楚王知道沒辦法占便宜,還被嘲笑回去,再也不敢看不起晏嬰,晏嬰也見好就收,算是達到了出使楚國的目的,成功完成任務。
晏嬰的機智與應變技巧,是現代外交官應對進退的範本啊!
(相關內容在下午三點警廣F M104.9頻道《一點新樂園》節目同步播放,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