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重要圖/妙顯
要修大慈悲,權慧自防衛,堅固無畏誓,然後乃降心。 ──《菩薩瓔珞經》修學佛法,首先要修的是什麼呢?「要修大慈悲」。慈悲心的養成,與信仰心、般若心同等重要。我常勉勵大家,一個人寧可以失去世間所有一切,不能失去慈悲。
我什麼都可以不必擁有,但能擁有一點慈悲心,才像個人。
所以佛門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對於學佛和修行,是很重要的功課。
「權慧自防衛」,慈悲之外,要學習權巧方便的智慧,要防衛、保護你的信念,如果不善加護念自己的菩提種子,很快就會受外境動搖而退失信心。
「堅固無畏誓」,要怎麼保護我們的信念?要發堅固無畏懼的大心。
歷來諸佛菩薩之所以能修行成功,都是從發心立願中成就;過去的聖賢、偉大的人物,之所以就聖賢,也是有堅固的誓願為後盾。
所謂「有志者事竟成」,有了堅固無畏的誓願,就能幫助我們成辦一切事業。
如釋迦牟尼佛未成道前,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說:「若不成道,誓不離此座。」以勇猛的誓願降伏其心,終能成道。所以,《金剛經》說:「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大慈悲、大智慧、大願力,都是降伏自心的利器。
這四句偈給我們的勉勵很多,要修大慈悲,要以權巧智慧為防護,要以堅固無畏的誓願降伏妄心。
大家若能以此為學佛修行的指標,必定能夠漸次成就圓滿人格,完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