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經常可見一大群記者聚集在公共場所,耗著時間守候新聞對象,只要見著總統或達官顯要出現,隔著老遠即無厘頭似地拉開嗓門喊話提問。
這個現象很唐突,讓人感覺新聞工作辛苦但無禮,新聞工作表現絲毫沒有「無冕王」的尊崇感,肯定也讓被問的新聞對象尷尬且不舒服。同時亦會讓人覺得新聞工作失了嚴謹,不知這麼高喊問話能採訪到什麼新聞?又如何能讓新聞深入、真實?這如何能稱是新聞專業?
正因為新聞採訪流於這般形式,其中很多新聞是否記者主觀臆測或是同業之間相互推敲拼湊而成?不僅可能混淆社會視聽,還誤導民眾對新聞價值的判斷。
這類經過加工變造、甚至是蓄意捏造的「新聞」,多有誇大、負面之嫌,嚴格來講,只能稱是流言,根本就稱不得是新聞。
也因此,現在社會民眾對媒體報導新聞,多不再深信不疑,尤有甚者,會認為媒體已淪為被某些特定者所利用的工具,失了公正性,這是敲響媒體喪失靈魂的警鐘。
媒體最可貴價值在於求真與求實,這個價值遭逐漸侵蝕,社會將少了辨識是非對錯的良心與能力,變得充滿猜疑而分歧對立。
蕭思源(苗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