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樂活】 慢食,養生又滿足!

蘇家愷 |2014.02.11
1714觀看次
字級

 文/蘇家愷

 從小我們時時被提醒吃東西要細嚼慢嚥,現在因食物精製,且軟食、流質食物大量生產,加上生活節奏緊湊,多數人總是快食解決一餐。但研究證實細嚼慢嚥時可增加飽足感,有助於減少熱量攝取,進而達到體重控制的目的。美國德州基督教大學研究指出,延長咀嚼時間可減少食物攝取;而狼吞虎嚥者,則易導致過重或肥胖。

 該試驗發現,體重正常者若放慢用餐速度,平均每餐可減少攝取八十八大卡,而過重或肥胖者,則可減少五十五大卡的食物攝取。於「慢食」後一小時調查受試者的飽足感受,所有受試者都表示「慢食」的飲食模式較不易感受飢餓,且用完餐的同時比往常更有飽足感。

 「慢食」可增加飽足感,是因為當我們放慢用餐速度時,可以再次確認口中的食物種類與數量,且因咀嚼時間延長,使食物在口腔中停留較長的時間,同時刺激口腔周圍神經發出更多神經訊號,使大腦飽食中樞確認我們吃下多少食物。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研究也發現,進食速率較快者,其身體質量指數較高,證實暴飲暴食與肥胖有絕對的關係。因當食物進入體內,會經消化吸收,轉換成血糖供細胞運用,而血液中的血糖需達一定範圍,才能透過大腦偵測而發出飽足的訊息。當進食過快,待大腦發出飽足訊息時,往往已吃進過多的食物!

 此外,透過狼吞虎嚥進入身體的食物,因唾液尚未浸透食物且未經充分咀嚼,極易促使胃部分泌較多的消化進行消化任務,增加腸胃道負擔,容易引發胃潰瘍、胃癌等消化道疾病。且因食物未充分被消化,使得身體無法完全吸收必需的營養素,導致營養缺乏等問題。

 新的一年,每個人都期許自己在工作崗位發光發亮,在努力衝刺目標的同時,也應該為自己保留充裕的時間,好好享受食物的美味,讓飲食成為健康的享受。「慢食」不僅能讓人在繁忙生活中稍作喘息,更可避免過重或肥胖,讓自己為健康生活細嚼慢嚥吧!

 (作者為南台科技大學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