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漸少子化,出生率之低,在亞洲居冠。我從生活中看到的情形,卻覺得兄弟姐妹愈多愈好,只要經濟許可,我鼓勵朋友多生小孩。
媽媽的同事早年過世,留下的女兒才十八歲。臨終前囑託她的姐姐代為照顧。這位阿姨,為了讓她的外甥女就業,拜師學做車輪餅,並把技藝傳授給外甥女,購買做車輪餅的機器,在騎樓處替外甥女租了個小小的店面,以販賣車輪餅為業。令人不禁讚歎手足之情真偉大啊!
我曾被某傳銷公司欺騙,家裡囤積了許多洗髮精、沐浴乳,我的小阿姨幫忙向親朋好友推銷,賣不出去的,姑姑全部買下,要不然那麼多沐浴用品,不知要用到什麼時候?
媽媽關節炎行動不便,也不會開車,卻有個會開車的小阿姨,得以每周日撘便車探望外婆。
兄弟姐妹果真如古人所形容如「手足」,不僅在漫漫人生中互相扶持,有時就連兄弟姐妹的下一代,都能相互照顧。
吾家三姐妹求學、工作,分散在三個地方,只有放長假團聚在一起,我益發感受到子女眾多的好處。
比如吃飯時,姐姐不愛吃蔥和蒜,就成為我和妹妹碗中的佳餚。我吃包子或粽子,內餡出現了我敬謝不敏的肉類,則交由姐妹「代勞」。多手足的好處是可避免食物浪費。
父母分派我們三人每日都要輪流做家事,「值日生」當天有事,還可與其他兩人「調班」,如此分擔,我們都不會太累,時間也很彈性。
我深切體會到多生子女的好處,將來我結婚後,一定要子孫滿堂。
林佳穎(台北市/待業)